山西民间立春风俗介绍
农历***节气中的立春,俗称“打春”。 立春,有时在农历十二月,有时在农历正月。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山西民间立春风俗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历***节气中的立春,俗称“打春”。
立春,有时在农历十二月,有时在农历正月。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
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
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与来时一样热闹,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仍率僚属、农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更实质上是一种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土地,春牛**农事,俗称“春牛图”。
立春节,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吉祥。
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运城地区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临汾地区则习惯请女婿吃春饼。
山西民间立春风俗介绍(扩展1)
——关于立春诗词大全及民间风俗
立春诗词大全
1、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栻《立春偶成》
2、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宋之问《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3、已把宜春缕胜,更将长命题幡。——范成大《朝中措·丙午立春大雪是岁十二月九日丑时立春》
4、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5、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杜甫《雨》
6、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于谦《立春日感怀》
7、丝金缕翠幡儿小。裁罗捻线花枝袅。——张孝祥《菩萨蛮·立春》
8、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9、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白居易《立春后五日》
10、殷勤洗拂旧东君,多少韶华聊借看。——毛滂《玉楼春·立春日》
11、小烟弄柳晴先暖。残雪禁梅香尚浅。——毛滂《玉楼春·立春日》
12、明日是新春,春风生鬓云。——张孝祥《菩萨蛮·立春》
13、甚今年、立得春来晚。过人日、方相见。——赵长卿《探春令·立春》
14、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陆游《木兰花·立春日作》
15、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岑参《题苜蓿峰寄家人》
16、檐花旧滴,帐烛新啼,香润残冬被。——***《解语花·立春风雨中饯处静》
17、春如有意,未接年华春已至。——张孝祥《减字木兰花·二十六日立春》
18、数声回雁,几番疏雨,东风回暖。——赵长卿《探春令·立春》
19、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张九龄《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20、秦地立春传太史,汉宫题柱忆仙郎。——李颀《寄司勋卢员外》
立春习俗活动
躲春
在传统民俗学上,到了立春这一天就该躲春。因为立春这天气候开始交接,新的气场会对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响,更有甚者会影响一年的运气,所以躲春的习俗就出现了。在民间,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与忌讳,也就延伸出各式各样的躲春方法与习俗。
传统留下来的习俗,每到立春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争,必须要和和睦睦、心*气和地迎接这一天。有一些地方,躲春这一天不宜搬迁,不宜看望病重患者及参加丧事等,以免招惹晦气,影响一整年的运气。
占气
立春是***节气之首,春秋时期已忏成了占气的信仰。《孔颖达疏》:“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为启,立秋立冬为闭,用此八节之日,必登观台,书其所见云物气色。若有云物变异,则是岁之妖祥既见,其事后必有验,书之者,为预备故也。”由此可见,春秋时期在立春的民俗节气中,登高观云、占卜测算已经作为一种风俗开始形成。
游春
迎春报喜后,开始游春,各村各社的锣鼓队和仪仗队走在前边,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后边。边走边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队伍浩浩荡荡,十分壮观,游遍周围村庄的大街小巷。
祭祖
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有的地方把立春祭祀称为“咬春”。
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鞭春牛的意义,阍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塑制春牛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清人让廉撰写的《京都风俗志》中说:“立春前一日……迎春牛芒神入府署中,搭芦棚二,东西各南向,东设芒神,西设春牛,形象彩色,皆按千支,准令男女纵观,至立春时……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然后,人们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为吉祥。
春社
春社是古时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为甲日,后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唐代诗人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可见古人对祭祀社神十分重视,以后成为风俗流传下来,意为大地繁衍万物,祷告祭祀,以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贴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等内容。
戴春鸡
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每年立春日,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撒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
佩燕子
佩燕子是关中一带人们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现在仍然在农村中流行。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所以,许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厅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窝,只要你能在庭房檩条下或房檐的墙壁上,搭上一小块垫板,上写“春燕来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起窝来。
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种传统的习俗,流传在陕西澄城一带。每年立春日,妇女用各色布条编成布穗,或用彩色线缠成各种形态的“麦穗”。然后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挂在牲口,如驴、马、牛的身上,以此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山西民间立春风俗介绍(扩展2)
——绍兴民间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绍兴民间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样的一个城市,绍兴民间的丧葬风俗有哪些呢?下面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旧时所前丧葬礼仪繁琐。至**后亦**不多。中产之家,步入中年后即预为死事做准备:制寿衣,构寿材,造生墩等等。及至"寿终正寝"据习俗先须行"送终"之礼,即聚集亲友至床前以作诀别。务求亲生子女必到,一面大呼唤,以示挽留;同时点烛燃香,人手三支香哭送,并在院内焚烧纸钱。病人气绝后,即以丝棉或纱布等覆死者头面,并将其遗体调转方向。迷信谓此举能加速死者"投生"顺产转世。接下去,尚有诸多名目,大致为:
绍兴民间的丧葬风俗:移尸
长子、幼子分别捧死者头脚,将遗体移至**门板之上,张挂白布孝帘,布置孝堂。外供香烛,内于死者脚下点燃"长明灯"。此时家人皆需身穿孝服--子女披麻戴白帽、孝兜。出家之女尚须向庵堂借来"七星灯"点燃。
绍兴民间的丧葬风俗:报丧
移尸上堂后,即着人向亲友报丧。报丧者不论晴雨,均须右腋倒夹雨伞一把,俗称"倒夹报死伞",作为报丧标志。报丧者到达亲友家须将伞立于门外然后进屋,亲友家例以一碗粮氽蛋招待,俗称"报死蛋"。报丧者报毕出门,受报家立即在其脚后摔碎一只碗,以除晦气。女主人同时啼哭数声,以示哀悼。
绍兴民间的丧葬风俗:拜忏
人逝当日,丧家即须延请道士至灵前诵经拜忏。一般从当日傍晚开始,至出丧结束。道士们以唱绍剧折子戏为主,锣鼓丝管,形成热闹气氛。旨在为长辈送行,克尽孝道,并乞保佑**,故其费用,例由子女负担。
绍兴民间的丧葬风俗:入殓
年高**逝世,一般停3日左右,择单日入殓,即将遗体"包装"后盛进棺材。此举尚有许多礼俗、步骤。如"买水冲浴":长子穿死者外衣,另一人为之撑伞赴河埠或井边叩拜水神,投铜钱或其他硬币,舀水一桶而归,在遗体上用纱布略加揩擦。穿殓衣:一般用预制的寿衣,或新制小布衫,每穿一件,必须夹入银锭,用带扎缚。如用死者生前之衣穿殓,则须剪去钮扣、布袋。最后,在死者肩上斜挂"招魂袋"一只,内置扇子、镜子、毛巾、火柴、银锭及从死者身上剪下的指甲、趾甲等物,入棺时须由长子捧头,幼子抬脚,请抬材会人(司殡葬事务的专业**)协助之。遗体入棺后,亲友们由长子为首,依次男女长幼,环棺木走一圈,以示向逝者告别。然后将佩在胸前贴心的棉花小球取下,集中放入"招魂袋"中。
入殓还须备小型垫褥盖被,在棺内层层铺盖,均由女儿筹办。全部衣裤鞋帽,在殓尸前须先穿在长子身上,然后用秤称之,抬材夫边秤边问:"百两六斤四给哪个穿?"长子则答:"给我爹穿"等等。其原意是"繁重的死难灾祸,全由先人一担挑走,以解脱晦气。"
入殓封棺后至出殡前,棺下明灯不灭,堂上香烛点燃,每日轮番值夜守护,**五更女眷必早起上香举哀,每日三餐上供饭菜致祭,天井竖竹竿挂魂幡,大门口钉麻布作"门孝"。较富裕人家,每日请道士吹打外,还雇老年人念佛。
绍兴民间的丧葬风俗:出殡
一般年高尊长停柩三五天后出殡,具体日子还得请堪舆家择定,其要点一是要单日,二是与家长或长子等主要家人的干支不犯冲。出殡俗称"出丧",多定在早晨日出之先,起柩前要供祭、举哀。先由抬材夫用短杆抬出户外百步,把灵柩搁在凳上,然后装长杆,4人或8人扛抬。如至墓地有水路可通,则抬上船运。后村通公路后已改用车载。灵柩行进,必雇请和尚道士吹打送行,前有"引路幡"两支,由童男女执之前,或插于船头车首,幡上常见题句是"金童前引路","玉女送归山"。
扶柩出户外百步处,长子手捧逝者牌位在旁人打伞遮蔽下亦随僧道送出,旧时对立牌位亦有一番礼仪:牌位俗称"木主",用木材制成,请有一定功名的先生在灵堂书写,正面写逝者头衔,荣誉尊号及姓名。背面写逝者生卒时间、简历、子女配偶姓氏与蒉之地。书写木主时子女及儿媳必须穿孝服跪伏于周围。木主正面写到"某某亡灵主"的"主"字时,要先写成"王"待正反面全部书写完毕后,再用珠笔在上面加点,俗称"点主"。此时先生出吉语赞之,跪伏者才举哀起立,将木主供于灵堂正中。出殡时随灵柩送至葬地,然后迎回送入祠堂,香火厅供奉,或放置于**高处。
出殡队伍行进,例由路幡前引,后为灵柩,长子或女婿捧木主继之,全体送丧眷属,一律白衣素服,腰缚草绳,手持丧杖(竹枝杖,俗称"哭丧棒")跟随,最后为僧道吹打簇拥,一路上除锣鼓声、爆仗声喧闹外,还撒纸钱或焚化银锭,俗称"烧买路钱"至墓地,先祀山神,并举行入塘仪式,不外乎僧道诵经吹打,送丧者举哀跪拜。封墓后,幡插坟头,丧杖置于坟前行祭墓礼,同时尚须向四周邻近旧坟烧纸浇奠之,以示为逝者通"睦邻"友好。
出丧队伍返回时须循原路,先后次序亦如来时,乐队引路,眷属在后,惟不鸣爆仗,不烧"买路钱"。抵家后安置木主,祭告祖宗,洗脸。向例:丧家必须于出殡回来之中午,备"豆腐饭"一餐回丧饭,广招族人或同村人前来会餐,俗称"吃豆腐饭",但实际上并阍定豆腐素食,往往荤素皆备,甚至以丰盛酒宴,并每人送给白布一方。
妇女于公婆亡故后,须扎“朝前髻”;父母叔伯丈夫亡故后,须扎“兰大头”。“五七”满后,仍须扎夹有白绳线之“*头”。
水乡集市
一条老街沿着河岸延伸,悠悠长长且直且弯。鳞次栉比的商店,青石板铺砌的路面从商店的屋檐或雨廊下通过,古老的水街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河里,赶集的人们熙熙攘攘,一半在石板路上溜达,一半在脚划乌篷船里晃悠。
每逢集市,一大早水街就喧闹起来。水街的交易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上。岸上有米行、着国、茶庄、染坊、当铺、药店、剃头店、裁缝店、南货店、古玩店、打铁铺……靠河边还有各种小摊,吃点心的,卖玩具的,搞修理的…….。河埠头则有卖鱼虾、水果、蔬菜的……酒楼和茶馆则大都设在离桥头不远的地方,水乡人对桥情有独钟,生意人更是把桥作为通达的象征。做完了生意,卖好了物品的赶集人,便坐在桥头的酒楼或茶馆里,饮酒、喝茶、聊闲天。
花雕嫁女
花雕是绍兴酒的代名词,是历代名人墨客为之倾倒的传统名酒。花雕嫁女则是最具绍兴地方特色的传统风俗之一。
晋代"竹林七贤"中最为英俊挺拔、刚正不阿的乡贤桶中散,其子稽含即是记录花雕的原始圣手。稽含在《南方草木状》中详录:"南人有女数岁,既大酿酒,侯冬陵地竭时,置酒罂中,密固其上,瘗陂中。至春潴水满,亦不复发矣。女将嫁,乃发陂取酒,以供宾客,谓之女酒,其味绝美。"意思是说:南方人生下女儿到岁时,便开始大量酿酒,等到冬天池塘中的水干枯时,将盛酒的坛子封好口,埋于池塘中。哪怕到春天的积水满池塘时,也不挖出来。只有当女儿出嫁时,才将埋在原池塘中的酒挖出来,用来招待双方的客人。这种酒称为女酒,它的回味是极好的。作为上虞人,稽含在这里记录的是最能**绍兴风俗的"花雕嫁女"的史实。此埋于地下的陈年"女酒",由于其储存的包装物为经雕刻绘画过的酒坛,故称"花雕"。酒坛外面为什么要雕花?是父母对女儿美好的祝愿,是父母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个祈求,一个希翼。女酒花雕是家中女儿出嫁时宴请之美酒,是家中女儿长大**的见证。饮花雕之际,乃嫁女之时。此时此事,喜事,美事,福事,乐事也。
茶馆听书
绍兴人爱品茶花,茶馆便应运而生。旧时绍兴城里的茶馆,遍及大街小巷,茶馆的设置,以沿河为多。抗战前的1936年,绍兴城里有大小茶馆206家,几乎半数设在街河岸边,有的干脆设于桥头。鲁小说《药》**老栓开设的那种小茶馆,城内随处可见。另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大茶馆和大茶楼,如花巷的"适庐",县前街的"第一楼"、"天香阁",大江桥的"越明",新河弄的"鼎丰"等。小茶馆的顾客多为小市民,大茶馆的顾客则为上层有闲人士。旧进茶馆的掌柜很讲究泡茶的艺术,他们经常探求茶事之"五境",即茶叶、水源、火候、茶具和环境,说只有"五境"得当和配置相宜,才能煮出好茶,且相互衬托。特别是茶具,更是讲究。因为只有好的茶具,才能保持茶的清香醇味。他们尤重越瓷,认为越瓷所产生的青瓷茶碗,最能使茶透发原汗原味和芳香,并使汤色明净。
龙舟竞渡
追溯绍兴龙舟竞渡的渊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这一文化体育活动历史悠久,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是毋庸置疑的。有地方志*载:"竞渡起国越王句践",南宋大诗人陆游更有"稽山何,浙江水汤汤….空巷看竞渡"等吟咏诗。绍兴是水乡泽国,河道纵横,江湖棋布。这是大自然恩赐给绍兴人赛龙舟的极好的竞技场所。龙舟竞渡前,一般以村为单位,筛选人员,组建参赛队伍,着装**,并频频演练。届时(如端午节等),各参赛舟船去集水面开阔处,每条龙舟配备10名左右成偶数的划桨手,左右配对使桨。另外,舟首有一人持旗或擂鼓指挥,**步调和节奏,舟尾还有一位舵手,握一支长橹,边摇边把握方向。当用锣声或挥旗发出竞渡开始的信号后,条条龙舟如箭离弦,争先恐后,参赛者个个周身热血沸腾,神经绷紧,使尽*生力气。一时间,起桨处如拨絮飞雪,号子声、擂鼓声和观众的助加油声此起彼伏落,响彻支霄,场面甚为壮观,人们沉浸在激动和欢乐之中。有的'龙舟率先冲过终点获胜后,船头的那位司鼓或挥旗者还会即时表演竖蜻蜓之类的杂耍,引来其他参赛者和观众的齐声喝彩。
南镇祭禹
南镇祭禹,由来已久。自夏代以来,祭禹之典历代承续,而以明清两朝为盛。总的来看,历代祭禹有四种形式或四个层次:一是天子亲祭,如秦始皇、康熙帝、乾隆帝;二是诸侯级祀,如越国、吴越国;三是遣官司致祭,定期或不定期,如新君即位或遇重大灾情等;四是基层一级,即"每岁有同于春秋二仲月祭"。至于黎民百姓,则向来一不祭禹,二不拜禹。只是以游嬉禹庙代之。其实,嬉禹庙的风俗较之祭禹礼制更为古老,它直接是由大禹"兴礼祀"的依据中承传而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时代的某种风俗。
水乡社戏
文豪鲁对孩提时代看过的故乡社戏始终未能忘怀,称赞备至。鲁先后写了小说《社戏》、散文《无常》和杂文《女吊》等作品,对社戏有过动人的描绘和精辟的论述。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写下多少吟咏和描绘社戏的诗文。
绍兴的水乡戏台,大都构筑在土地庙之类寺庙前的河上,故称"河台"、"万年台"。东安、任家桥、凤仪、东周、宾舍等地的古戏台迄今犹存。清代童谦孟写有一首竹枝词,描写当年看社戏的盛况:"岳神赛罢赛都神,演出河台戏曲新,*灯笼孟育管,水中照见往来人"。鲁在《社戏》中说,外国人以为*戏的"大敲,大叫,大跳",不适于剧场演出,但若在野上演出,"远远地看起来",却"自有他的风致"。《游园吊打》是很能体现绍剧特色的戏,历来为绍兴观众所拍手称快,叫好。鲁把这两出戏写进《阿Q正传》、《社戏》等著名小说里,均不是他信手拈来之笔,而是充分反映了它们的人民性。连自己的姓名也写不出,甚至连圆圈都画不圆的阿Q在临前游街时,居然还要哼几句"手执钢鞭将你打",足以说明社戏受到绍兴人民的普遍欢迎了。鲁再用他的如椽之笔,以优美抒情的笔调追述儿少年代观社戏的美好回忆,一派诗情画意,引人入胜,更激起了人们对社戏的眷恋和怀念。
**,是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人死后,怎样处理死尸?丧葬礼仪怎么安排?做这些事既表达活着的人与死者的种种感情纠葛:哀悼、思念、依恋、评价。同时也表达了活着的人对生与死的思考。
宗法社会历来把蒉老人隆重与否看作是子女尽“孝”的重要标志;封建社会,葬礼有严格的等级区分:门庭地位决蒚礼规格,寿终正寝与非正常**,葬礼明显不同。其次,死者子女后代的多少,也会在送葬队伍中区别**,一句话,葬礼习俗是做给活着的人看的,所以,在人生礼仪中,丧葬的礼仪、习俗一向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百善孝为先”。我国历朝历代,多以“孝道”标榜天下。《孝经》云:“……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绍兴葬礼习俗在沿袭了旧时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地方元素,整个丧葬过程,一方面是对死者一生事业、社会影响的总评和追念,另一方面是对死者进入另一世界表示各种祝福。葬礼开始,从亡者临终到停尸、招魂、吊丧、小殓、大殓、殡葬、葬后等,计有40多项,所举行的各种追悼仪式,都是信仰习俗中的仪式。经千百年风雨岁月的传承,绍兴的葬礼习俗形式已简化很多,但报丧、入殓、转煞、做道场、做七等习俗还是一直流传在绍兴农村一带。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更新,绍兴的葬礼习俗已逐步删繁就简,但是在这个领域里的移风易俗无疑是件艰巨的任务,随着人民生活的日趋富裕,如今举办葬礼也和婚礼一样,相互攀比,大操大办的现象在绍兴城乡也有所蔓延。如果用简单粗暴的**去改变礼仪习俗,则又容易挫仿一大批人的感情,这方面工作尤其需要细致谨慎。
山西民间立春风俗介绍(扩展3)
——山西春节风俗简介大全
山西春节风俗简介大全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受到**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西春节风俗简介大全,欢迎阅览。
一、太原南郊——过年过足两个月
在腊月初一起,太原南郊村里家家户户就都开始进入了过年的准备过程,这一天,家家都要炒五谷,就是把玉米、小麦、高粱、黄豆、瓜子等放在锅里炒熟,以此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不生虫害。五谷炒好后,孩子们把自己的小口袋装得满满的,然后整个村子地串门,互相交换着尝尝哪家妈**手艺最好,炒出的五谷又香又酥……炒五谷的香味和着孩子们的欢笑,回荡在村庄上空,轻轻地拉开了年的序幕。
腊月三十,过年的**已酝酿到了极致,除夕下午家里的男主人会扛着大扫帚,认真地把屋前的大院扫得干干净净,而在他身后的屋子里,心灵手巧的女人,会用粉红、金黄、翠绿、天蓝、浓紫等色彩艳丽的纸张,剪出网状镂空、带有穗子的五色纸,形状像是一朵盛开的花,在除夕傍晚,这些美丽的“花朵”就会被粘贴在对联、院墙、福字、堂屋等显眼的位置上。当天的年夜饭是不吃饺子的,饺子包好了,年初一早上煮来吃,这叫做吃“连年饭”,大约是取衣食丰足,一年连一年的意思吧。
在正月初一,真正的年来到了,一整天,村人都会四处游走拜年。正月初二,在我们这里是在外的游子归家祭祀先祖的日子。正月初三,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正月初五,又叫破五,人们燃放大量烟花爆竹,表示破除过年期间的众多禁忌。家乡有句俗语叫“不出正月都是年”,整个正月里,所有人家都会不断走亲戚或款待亲友,处处都是欢声与笑语。
二、太原河西——羊肉饺子年味足
一提起春节,让老太原人最念念不忘的应该还是大年初一的那顿羊肉饺子。
为了这顿饺子,人们往往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七月炎夏时节,有经济能力的人家便会开始挑选羊。这选羊还别有一番讲究。据老一辈太原人讲,这羊不能肥不能瘦,不能幼不能老,而要选骨骼刚长成、身上还没开始长肉的“架子羊”。选好了羊,就要在院子里圈一个只够一只羊容身的羊圈,把“架子羊”赶进去后,只需好吃好喝地喂养就可以了。这样,一直到大年三十。半年前的“架子羊”此时已长得膘肥体壮,人们磨刀霍霍的时机也就到了。宰了羊,羊肉会被剔出来,而羊头、羊蹄和羊皮都会被另外放置起来。
在年三十晚上,羊头、羊蹄和羊皮便成了当晚的主角。家中的长辈会拿出一个祭盘,将羊头和四个羊蹄按整羊的样子摆好,然后用整张的羊皮将祭盘蒙住,只露羊头和四个羊蹄。随后,便是祭拜天地神的仪式。简单的仪式过后,祭盘便留在神龛上,直到整个新年过去。
而剔下来的羊肉会在守岁的`时候端出来,这时已有人将羊肉剁碎,并加好佐料。于是整个除夕夜,便是一家老小围坐在热乎乎的炕头,欢欢喜喜包羊肉饺子。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便是带着家乡味道的羊肉馅饺子。
三、左权——豆腐头脑和面茶
在春节要守岁,要吃饺子,还要放炮。故乡在晋冀交界,春节风俗和多数北方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有两样习惯,却是在外地很少见到的。
一个是大年初一早上天亮之前吃头脑。头脑是山西名吃,用黄芪、羊肉、长山药、黄酒等制成,传说由傅山发明,算是一种滋补食品。但故乡的头脑却很简单,只是用豆腐和粉条同炒,吃时撒葱末。但为什么这样吃,爷爷奶奶辈的人也说不上来。其它地方很少有大的节日专吃炒豆腐的风俗,似乎只有苏南人有冬至吃大葱炒豆腐的习惯,但一个在苏南,一个在晋中,应该只是巧合吧,说不上有什么渊源。
另一个是大年初二早上喝茶。广东一带有喝早茶的习惯,左权也叫早茶,但只是在大年初二畅喝,而茶也不是广东习惯的茶市,而是用小米面和玉米面混和后炒成的一种“面茶”,加水煮开,满屋子有一种特别的香味。面茶里还要煮素饺子和豆腐条,总之都是素食,绝无半点荤腥。曾经问过很多人,只知道河北一带有这样的炒面茶法,但没有人说得清正月喝面茶的来历和讲究。
四、盂县——点燃年草迎年神
在大年初一的清晨,家家户户都要举行一个仪式——迎神,大约是早上五点,天还没有亮,人们点燃提前一天准备在院子里的年草,其实就是一些庄稼的秸秆,这与山西好多地方不同,盂县也是产煤大县,可是却不是用煤烧旺火,而是烧年草,期望通过这个仪式,驱除往日的烦恼与不幸,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所有美好的憧憬。
这堆年草大约能烧半个钟头左右,在这半个钟头里,全家老小都得起来,穿好新衣戴好新帽,然后大声向自家的长辈们道“过年好”,仿佛新的一年的运道都在这新年第一缕阳光到来之前的祝福声里了。每一个接受祝福的人,都会有一年的好心情,好运气。
之后是家里成年的男人们,开始燃放爆竹,这几乎是各家同时开始,刹那间,金蛇狂舞,银舌腾空,一派火树银花。于是新的一年的第一个黎明来到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的希望洋溢在人们的脸上。
等到天亮了,一家人相伴三五成群地出去给本家族的人拜年,走在街上,无论碰到谁,都是三个字的问候“过年好”,原先晚辈给长辈们拜年是要磕头的,现在伴随着移风易俗,这个跪拜的仪式免了,可是新春的祝福一点也没有少,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时的祝福才最合时宜,最有力量。
赶到快八点的时候,出门拜年的人,陆陆续续回来,家里已经熬好了土豆豆腐的素头脑,煮好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当然还有满盘满碗儿的各式肴,新年的第一顿饭就绪了,怀揣着每个人真挚的祝福,吃饭的胃口当然会格外地好。
五、乡宁——枣花馍馍送亲友
在乡宁的春节,承继了整个晋南热烈、浓重的风格。按照乡宁的传统习俗,正月初一到初五是不许动火做饭的,因此人们要在春节前把面食准备好。但现在“不生火做饭”的习俗已经改变,但在年前准备面食的风俗还是保存了下来。
蒸“枣花馍”是家家户户最开心的事儿,春节期间蒸年枣花馍不仅供自家食用,它还是正月拜年走亲戚时的主要馈赠礼物。因此蒸馍时,在数量上要比*时多得多。在农村,街坊邻居,三五合伙儿,互相帮忙,往往一户人家要蒸上一整天,待到天黑时,户均一百二十多个枣花馍也就蒸成了。枣花馍分为两种,即“大馍”和“小馍”。“大馍”是给比自己辈分大的亲友准备的,“小馍”是给*辈亲友准备的。枣花馍的样子像一把金“如意”,美味自不必说。“枣花馍”,和乡宁人的“年”贴得最近。红枣和面粉,谁家都有,做成枣花馍,最普通却最有年味儿。
山西民间立春风俗介绍(扩展4)
——独特的山西民俗
独特的山西民俗
地处黄河流域与黄土高原地带的山西是**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的长河给这片黄土地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遗存,使这片大地上的民俗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独特的山西民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独特的岁时节令
山西,是*岁时节日民俗最早出皰地区之一。*历史上长期奉行夏历,而夏历最初的含义,正是历史上夏**使用的历法。山西南部地区是夏代的发祥地之一,史籍中记载的“夏都安邑”就在境内。而北部地区,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胡汉杂居。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汉化,同时也将本民族的传统风俗融入汉文化,多种文化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节令民俗。在山西的岁时节令民俗中,有些节庆活动是山西特有,在**独一无二。
添仓节,每年农历正月廿五,添仓就是预祝农家粮仓里添满粮食。这个节日放在正月廿五,实际含意是要往粮仓添添东西,是指望当年增产、增收,寄托了人们希望当年有个好收成的意思。到了添仓节这一天,山西民俗的讲究是喜进厌出;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门口放些煤炭以镇宅,甚至一些**年纪的城市居民,还习惯在添仓日购米买面,以兆全年丰衣足食,吉祥如意。
六月初六,晋南地区称为“回娘家节”。传说春秋战国时,晋卿狐偃骄傲自大,气死亲家赵衰。有一年,晋国遭灾,狐偃外出放粮,说好六月初六回家过寿。女婿决定趁狐偃祝寿之机,刺杀丈人,以报父仇。女儿探知此事,赶回娘家报了信。狐偃放粮归来,看到了民间疾苦,后悔未听亲家忠告,痛恨自己做错事情。不但不怪罪女婿,还当众承认了自己以前的错误。后每于六月初六,狐偃必将女儿、女婿接回家中团聚。传到民间百姓效仿、相沿成俗。
溯其原因,晋南盛产小麦,六月六前后,小麦已经收打完毕,正处在一个农闲阶段,是探亲的绝时期。民间就有“六月六,走罢麦”的俗语。六月初六,在山西许多地方也演化成了庙会。
古朴的民宅民居
山西**种类很多,有在黄土高原的土落千丈岸边挖进去的**,这种**在山区比较多;有在挖进去的**内砌上一层砖,然后抹灰、盘炕、上门窗居住的;有把**的前脸用砖砌过,里面保持原来土**的。后来,有用砖石砌成的**,这种**山区、*川都有,当地人所以要碹这种**,主要原因是因为**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一般的**,又可分为几种情况。一是全砖碹成的**的特点。二是全部用石头碹成的**,三是全部用土坯碹成的**。第四便是砖石混合,或砖坯混合碹成的**。这几种**,里面大都要盘炕,上木框架门窗,是在*地上盖的**房。
*陆县农家的地窨院,一般长宽三四十米,深约十多米,其建造方法是,先一块*坦的地方,从上而下挖一个天井似的深坑,形成露天场院,然后在坑壁上掏成正窑和左右侧窑,为一明两暗式结构,再在院角开挖一条长长的上下斜向的门洞,院门就在门洞的'最上端。一般向阳的正面**住人,两侧**则堆放杂物或饲养牲畜。地窨院里一般掘有深窖,用石灰泥抹壁,用来积蓄雨水,沉淀后可供人畜饮用。为了排水,在院的一角挖个大土坑,俗称“旱井”或“干井”,使院中雨水流入井中,再慢慢渗入地下。多数农家则在门洞下设有排水道,以免速降暴雨时雨水灌入**。供人居住的**上面多为打谷场,**凿洞直通上面作为烟囱。不少人家院内作粮仓的**,也凿洞直通地面的打谷场,碾打晒干的粮食,可从打谷场的通过小洞直接灌入窑内仓中,既节省力气又节省时间,*时则在洞口加盖石块封住。显示了黄土高原居住民俗传承的鲜明特色。正是这种居住、生活方式,才使整个村子形成“远看见树不见村,临近闻声不见人”的人间奇境。
热闹的庙会社火
庙会之于山西人,往往如同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调味品——醋。人们通过庙会上的商贸交易,将多余的农产品出售,换回自己不能生产的物品,如农器之类,同时也参与锣鼓、秧歌、车船轿、阁跷、灯火等各种民间社火文艺表演,走进新时代,新型庙会脱颖而出,让百姓在老口味的基础上,又享受到了新的内容,那是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美妙感觉。
太原动物园庙会,正月初一开始,既有舞龙、背棍的欢腾,名特小吃的飘香,戏曲锣鼓的喧闹等传统喜庆热闹气氛,又有冰雕、动漫等现代时尚新颖气息,品美味,观美景,浓浓的年味让人们流连忘返,其乐融融。
晋祠古庙会,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太原附近25公里处的晋祠,是著名的风景名胜游览地。
在乡宁县,一年一度地把农历的四月初八定为“油糕会”。这是当地独树一帜的古庙会。
洪洞广胜寺一年一度的古庙会,是在农历的三月十八,庙会会期为5天。民谚有:“三月十八,麦怀娃娃”。这个时候,麦田管理基本结束,收麦季节快要到来,农民需要购置农用器具和生活用品,正是这些原因,形成了农历三月十八的定期庙会。
芮城县,历史上曾经是战国时期的古魏国所在地。唐代时,这里出了一个著名人物,即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清代时,便在他的家乡永乐镇设立三月三古庙会。
山西民间立春风俗介绍(扩展5)
——端午节的八大传统风俗介绍
端午节的八大传统风俗介绍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的八大传统风俗介绍,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节的八大传统风俗介绍
风俗1:吃粽子
古时为祭祀投江的屈原,荆楚之人农历五月五日会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怺鱼吃掉,人们想出用粽叶包米,外缠彩丝。后来,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风俗。在老**,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俗称“二米粽子”。系粽子则用马莲草,也是**特产。
风俗2:挂艾草
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在院门前和房檐下挂艾草或菖蒲,因为二者皆为中草药,蚊虫害怕这种味道,能起到驱蚊的效果。
因为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古人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人们便会把菖蒲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形状,挂在儿童脖子上,以求吉利。也会挂在门楣,起到驱魔祛鬼的效果。
风俗3:赛龙舟
传说楚国人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王作楫说,古人赛龙舟时在终点设了鱼标、鸭标、铁标,谁拿到这3个标就获得了冠亚季军。为了让参赛者从远处看到终点,古人还会在3个标上用锦缎打上蝴蝶结。
风俗4:吃五毒饼
端午节临近夏至,天气越来越炎热,细菌滋生,人容易中暑生病,古人于是食用五毒饼消病强身。五毒指蝎子、**、壁虎、蜈蚣、蛇,古人将它们的形象盖在饼上,馅儿也是“五馅”:樱桃、荸荠、桑葚、黄和江米藕。据说,吃了五毒饼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
风俗5:斗百草
古时人们到端午节,会结伴去郊外采药,采药途中会斗草玩,逐渐形成习俗。王作楫介绍,参与游戏的两人会持草相对站立,双手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
风俗6:收五毒
端午节时,女孩要在胸前别上“缯子”,据说这种用彩色丝线缝制、样子跟粽子类似的布艺可以驱邪避恶。男孩则在颈上挂一个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意思是“收”了五毒。
风俗7:贴葫芦花
老**人喜欢葫芦,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古时人们会用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包括“五毒”图案,称为“葫芦花”,五月一日贴出,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扔灾”。
风俗8:点雄黄酒
老**人在端午节还有点雄黄酒的习俗,会把酒在男孩的额头上写“王”字,在女孩的头上点五个点,人们认为,这样蚊虫苍蝇会被雄黄酒破解,驱邪避害。
端午节由来和传说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可是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啊,而且是仅次于春节和中秋节的三大传统节日。这个重大节日包含有很重要的纪念意义,举国同庆,万众欢腾,意义非凡。为此,国家特意规定,从最近几年始,和春节中秋节一样,每逢端午节,还专门放假庆贺呢!
据*民俗家考证,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端午节就是因纪念古代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而专门设立的。*春秋战国时期,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名句古诗闻名中外的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生前,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在一起。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根据大量的文史资料考究,仅介绍以下四种,以飨读者。
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皋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我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曾经著作改编大型历史话剧、电影《屈原》,都艺术地再现了这位伟大诗人的光辉形象,揭示了民间五月端午纪念屈原的伟大意义,影响深远!
源于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因此,端午节成了全**民族的节日。
不管哪种由来和传说,端午节作为两千多年的传统已深深地扎根保留了下来,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人民心目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它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与时俱进,也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和精神。 让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民俗继续发扬光大,也让外国的诸如“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等先进文化引进来,和我国的民族文化共融共生,熝“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正确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人人践行****“24字”核心价值观,为坚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鼓与呼!
山西民间立春风俗介绍(扩展6)
——江西的春节风俗
江西的春节风俗
春节是我份个最古老得节日,也是全年中最为重要得一个节日,在千百年得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形成啦一些较为固定得庆祝这个节日得风俗习惯,大部分相传至今。请参考。
江西春节风俗
1、扫尘
“腊月***,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得风俗。按民间得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得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得愿望和辞旧迎新得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得欢乐气氛。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得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得文学形式。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啦喜庆得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4、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得年画给千家万户*添啦许多兴旺欢乐得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得一种古老得民间艺术,反映啦人民朴素得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得希望。
5、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得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周处得《风土志》: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6、吃饺子
民间春节吃饺子得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得伊始,吃饺子劝更岁室”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得意思。
7、放爆竹
*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得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得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得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8、拜年
新年得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得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得方式多种多样,有得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得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得“贺年片”。
9、看春晚
现在看春晚也基本成啦全*过春节庆祝得一个主要得活动啦,在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到一起倒说着迎来**得钟声得那一刻互道新年快乐,然后基本就开始下饺子,准备第二天得正式过年啦。
真正过年得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得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包饺子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