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及第和进士及第的区别

状元及第是进士的最高级别,是进士及第三人中的第一名,是由皇帝钦点的。进士及第以下还有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进士和状元的区别:人数不同、名次不同、范围不同。 一、人数不同 进士 进士...

状元及第是进士的最高级别,是进士及第三人中的第一名,是由皇帝钦点的。进士及第以下还有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进士和状元的区别:人数不同、名次不同、范围不同。

一、人数不同

进士

进士可以有很多。

状元

科举考试中的状元只有一个。

二、名次不同

进士

考中一甲赐进士及第,而此后还有二甲和三甲,进入二甲和三甲的人被赐进士出身。

状元

状元是科举考试一甲中的第一名。

三、范围不同

进士

士是一种泛指的群体,它并不是指某一个人。

状元及第和进士及第的区别

我国古代状元及第和进士及第其实产生于同一次考试殿试,殿试试结果出来之后分为三榜公布,第一榜称为进士及第,第二榜称为进士出身,第三榜称为同进士出身,其中第一榜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考中一榜第一者被称为状元及第。



状元,举人,进士,是怎样从高到低排序的

  从高到低:状元,进士,举人。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

状元及第是什么意思

三个及第是指状元、榜眼、探花。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隋唐只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另外也分别有状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的称谓。

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考中进士也有其他别称,如:

1、披宫锦:唐朝进士及第披宫袍,后称中进士为“披宫锦”,如《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

2、登科:指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特指考中进士,也说“登第”。相关记载如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又如《祭妹文》中“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3、登龙门:龙门是个地名,又称禹门口。民间传说的“鲤鱼跳龙门”,指出了龙门之难登,但只要登上龙门,就可以成龙,故有“一登龙门,身声价十倍”之说。于是,人们就借此来比喻,把因得到名流推荐而得提高声誉的人称为登龙门。由于唐代科举,很倚赖名流推荐,于是人们又把考上进士称为登龙门。

4、烧尾:据上述“鲤鱼跳龙门”的典故,当鲤鱼跳上龙门时,就会“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所以唐代的举子考中了进士后举行的盛宴,其中的一道菜必须是烧鲤鱼,这种宴会被称为“烧尾宴”。因此,又有人称中进士是“烧尾”(见《封氏闻见记》)。

5、折桂:郤诜曾在与晋武帝的一次对答中,以月亮中的桂树枝指代稀世的珍宝,比喻出众的人才。后来白居易写诗祝贺其弟连中三元及第,写道:“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就是用折桂比喻中进士。

状元好,还是进士好?

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

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

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

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

状元这个名称才正式被沿用。

及第这个词,指科举考试考中,特指考中进士,

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

第就当榜讲,可以参考落第的意思:科举考试未中嘛~

所谓「三元及第」就是指一连考了

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

状元还有过其他的叫法,

但是用来表示一甲一名的确切时间是南宋以后。

状元(状元)

1科举时代称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唐 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谢恩》:“状元已下,到主司宅门下马,缀行而立,敛名纸通呈。”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第一折:“学儒业,守灯窗,望一举,把名扬。袍袖惹,桂花香,琼林宴,饮霞觞,亲夺的状元郎!”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自从在上辈状元公手里造好了,直到现在, 周 家老是兴兴旺旺。”

2 唐 时新进士, 宋 时廷试列一甲者,有时也称状元。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古称状元,不必殿试第一名。 唐 郑谷 登第后,《宿平康里》诗曰:‘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按, 谷 登 赵昌翰 榜,名次第八,非第一也。 周必大 有《回姚状元颖启》,《回第二人叶状元适启》。当时新进士,皆得称状元。”按, 叶适 登 淳熙 进士,为第二名。参阅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状元榜眼探花》。

3喻在本行业成绩最突出者。 李准 《参观》:“ 辛明修 是全国有名的大劳模,历年来小麦丰产的‘状元’。”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bǎngyǎn

榜眼

其名始于 北宋 初,当时殿试录取的第二、三名,皆称为榜眼。后第三名称“探花”,榜眼专指第二名。 宋 王禹偁 《送第三人朱严先辈从事和州》诗:“货船东下 历阳湖 ,榜眼科名释褐初。”《明史·选举志二》:“〔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状元榜眼探花》:“ 北宋 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葢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其后以第三人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人为榜眼耳。”

tàn huā

探花

1看花。 唐 皮日休 《春雨》诗:“野客正闲移竹远,幽人多病探花稀。” 宋 陆游 《初春探花有作》诗:“流落天涯何足道,年年常策探花功。”

2犹采花。喻寻求女子的爱情。 明 陆采 《怀香记·掾房订约》:“前日 春英 到寓所来说,**垂盼小生,要求相会。我想潭府深沉,难展探花之手。”

3 宋 以后称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第三名。本于 唐 的探花使。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士人赴殿试唱名》:“伺候上御 文德殿 临轩唱名,进呈三魁试卷,天颜亲覩三魁,排定名姓资次……第一名状元及第,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状元榜眼探花

  • 发表于 2023-05-31 22:55:01
  • 阅读 ( 194 )
  • 分类:二手水吧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餐饮创投大林哥
餐饮创投大林哥

370 篇文章

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