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小编的西南地区高校介绍系列,已经进入了贵州高校这个阶段了。上一篇写贵州大学的时候,没有给大家一个贵州公办本科院校全貌,着实算是一种失误。在这里,小编补上这一课,将20多所公办本科院校全列出来,大家先大概看看贵州都有哪些高校大家熟悉。

看了这个名单,很多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省会贵阳有两所师范院校,她们的名字真的太像了,一不小心可能就搞错了——一个叫做贵州师范大学,另一个叫做贵州师范学院。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在我们国家同类型的高校中,一般情况下“大学”都要比“学院”好,这可能也是很多“学院”派高校忙着更名“大学”的主要原因吧。然而,今天的两所高校名字实在太像了,如果仅仅以实力高下来划分,的确有点粗暴了,不足以让大家较为深入了解位于省会贵阳的两所师范院校概貌。

小编知道,贵州当地很多高手马上就要来指导了,说我们这儿还有个贵阳学院啊,前身之一就是师专。关于这一点,小编当然知道了,但是您也说了她现在是“贵阳学院”,而不是曾经有名的“贵阳师范学院”,既然已经不再是“师范”院校,那就另当别论了,我们就不把她也拉进来讨论了。
之所以两所高校名字如此相像,主要是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是“贵阳师范学院”而不是贵州师范学院
在很多地方,高校更名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阻力,比如最大的阻力之一就是同城或者一大区的高校,曾经用过某个名字,这个曾用名的专属性就凸显了出来,其他高校想要用就比较难了。

就我们今天说到的两所高校,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据说是创建于1941年的“国立贵阳师范学院”,1950年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的前身则是1978年创建的贵州教育学院,2009年改制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也就是说,贵州师范学院是由贵州教育学院更名而来,这在全国来说都比较少见,一般的操作都是与其他院校一起合并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至于大家说的实力,那差距可能就比较大了。就标签来说,看得就很清楚: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共建的高等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级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而贵州师范学院2013年才获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至今还不是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说白了,这根本就是两个层次的大学,大家千万不要想当然认为差不多,或者把两所高校给搞混淆了。
特色优势专业,说到底都主要是基础性学科
过去人们上大学,考虑的可能更多是兴趣爱好,然后考虑的就是所报学校的学科专业实力如何,就业自然都在考虑之中。如今的孩子们上大学,各方面都会提出一些要求。比如,硬件方面宿舍有空调没,食堂的饭好吃不,管理得人性化与否,等等。

其实,多数同学在高校的生活时间不过4年或者5年,真正让大家受用终生的可能是学校里面的学科专业建设以及图书馆建设运营水平,硬件再好终归都是琐碎的记忆而已。
由于小编并没有去过两所高校,更没有到两所高校实地探访,所以主要想跟大家谈谈她们的学科专业建设和就业情况。从学科专业建设来看,贵州师范大学优势相当明显:据学校网站介绍,该校学科专业门类涵盖哲学、文学、教育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4个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4个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贵州省“世界一流建设学科II类学科(群)”、1个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I类学科(群)”、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32个二级学科)、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

以上都与研究生层面高度相关,就本科生层面来说,该校现有86个本科专业,2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全国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2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高校示范性本科专业(特色专业)。显然,这28个专业中,最受大家关注的还是师范专业。这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师范大学的底子仍然是最初的师范专业相关的学科,主要就是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学相关学科,或者书以基础学科为主。比如,贵州师范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榜8个学科没有一个属于工学学科门类。

反过来说贵州师范学院,该校在校生、毕业生都知道,自己学校在省内外的影响力都要远小于贵州师范大学,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不是几个人甚至几代人能够改变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贵州师范学院进步很快,学校网站指出该校如今已经有50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等10个学科门类,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项;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支持学科共12个。






从小编查到的资料来看,贵阳师范学院网站有关数字可能更新不及时,比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就没有包括2021年度的2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无论入选专业数量有无变化,我们都可以看出其中占主流的仍然是师范专业,其他专业的吸引力恐怕没有那么大。
看上去就业结构挺像,仔细观察大家会发现还是不一样
有朋友批评小编,说俺关于就业的内容太多了,甚至说高校不主要看就业,更多的朋友对于学校提供的就业数据有疑问。基于这种情况,小编也准备略加改变一下,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两所师范院校的就业情况,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个非常重要,那就是毕业去向分布或者说结构。这方面的数据主要作用是,大家可以大致看出某所高校的毕业生都去哪了。

截至2021 年 11 月,贵州师范大学2021 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83.85%,基本实现充分就业。从具体毕业去向来看,“签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形式就业”为本科毕业生主要去向选择,占比为 41.21%;“其他录用形式就业”次之,占比为 19.21%。

截止到 2021 年 8 月 31 日,贵州师范学院2021 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82.02%。从其去向构成来看,该校 2021 届毕业生以“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48.66%)为主。

第二个是就业单位,这个某种意义上是第一点的延伸,从中可以看出毕业生具体落实的就业单位。

从就业单位看,贵州师范大学2021 届本科毕业生主要流向单位类型为“其 他企业” (53.48%);其次为“中初教育单位”(13.63%)。

而贵州师范学院2021 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较为多元,以“其他企业”为主;“中初教育单位”次之。

从以上两点来看,表面上看似乎两校毕业生去向差别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但是如果大家仔细对比,加上观察一下周边两校毕业生的境况,可能就会发现其实总体差别还是挺大的。比如,贵州师范大学更多的学生上了研究生,更多的学生到了国企。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同样的中初教育单位,可能差别还是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