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墓是衣冠冢吗

是 冯玉祥墓是个衣冠冢 位于天地广场的东北方向 大众桥的北头 祭奠名将冯玉祥将军 七个大字为郭沫若手笔 墓下方东侧还有个小墓 那是原配夫人刘德贞之墓 小学时每年都会由学校组织来此扫墓 后来...

冯玉祥墓是个衣冠冢 位于天地广场的东北方向 大众桥的北头 祭奠名将冯玉祥将军 七个大字为郭沫若手笔 墓下方东侧还有个小墓 那是原配夫人刘德贞之墓 小学时每年都会由学校组织来此扫墓 后来因为要来大众桥照相 也会都过来看看。

冯玉祥墓是衣冠冢吗

答案,冯玉祥的木原本是一衣冠冢。后来已经反转,把冯先生的骨灰埋在这里,冯先生的墓右边儿。是他的原配夫人。谢谢亲们



安徽的名胜古迹

包公祠

包公祠 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明弘治元年(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公书院,故名为包公祠。这个土墩又有“香花墩”的雅号。 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祠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主建筑是包公享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严不阿,表现了“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的凛然正气。享堂西面配以曲榭长廊;东面有一六角龙井亭耸立,内有古井,号“廉泉”。亭栏画栋顶端雕有浮龙,晴天白日,龙影映人井底,随着井水晃动,如龙飞舞,俗称“龙井”。清末举人李国苇根据传说写了《井享记》,发出“抑或孝肃祠之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是未可知也”的议论,世人改称“廉泉”。其祠四面环水,正门朝南,西廊陈列包氏支谱、遗物、包公家训和包公墨迹,以及有关史册资料。祠四周即包河,相传生红花藕,断之无丝,“包老直道无私、竟及于物”,因此传为佳话。 与包孝肃祠紧连的是包河南畔林区的包孝肃公墓园。园内面积1200平方米,墓园内迁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遗骨。

巢湖

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方圆800里,是皖中旅游胜地巢湖烟波浩渺,白帆点点,美不胜收,宛如一面宝境镶嵌在江淮大地。湖中央有姑山,姥山两个岛屿,被誉为"两颗宝石"。矗立于湖心的姥山岛,面积086平方公里,古有望儿塔、圣妃庙,今建娱乐城、度假村,来此游览犹如进入“虚幻梦境”、“世外桃源”。中庙(汉),傍湖凌空而建,与姥山岛隔水相望,称“湖天第一胜景”。湖四周有半汤、香泉、汤池三大温泉, 有太湖山,鸡笼山,冶父山,天井山四个国家森林公园,称"四块翡翠",还有仙人,紫薇,王乔,华阳,伯山五大溶洞。这天然组合的奇观,点缀湖巢湖沿岸,犹如"众星捧月",组成了一幅绝妙的立体山水画!巢湖地区历史悠久,文化荟萃这里是长江流域人类祖先"银山猿人"繁衍生息的地方,是"商汤放桀于巢湖","伍子胥过韶关","楚霸王乌江自刎"的纪念地,是名人丁汝昌、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戴安澜的故里。

太平湖

太平湖位于黄山区北部,距屯溪143公里,距黄山北大门(芙蓉岭)18公里,距九华山南大门(南洋湾)40公里,南依黄山,北邻九华,是九华山进黄山公路必经之津。有“东方日内瓦”“水中黄山”、未经雕琢的翡翠“之美誉。 太平湖是一处人工湖,东西长8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4公里最窄处仅10余米,面积886平方公里,水深平均约40米,最深处70米,可蓄水28亿立方米,属高山峡谷型湖泊,也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 太平湖宽处烟波浩渺,似洞庭之坦荡;狭处曲径通幽,赛漓江之奇美。崇峦起伏,翠岗连绵,山环水绕,微波潋艳。湖内秀岛错落,星星点点;岛上林木葱茏,鸟语花香。环境清幽静谧,空气清新宜人。湖水终年清澈碧绿,洁静明丽;湖岸粉墙青瓦,青松翠竹倒映湖中,如瑰丽的七宝楼台,又似神奇水晶宫,恍若奇妙的梦幻世界。 整个太平湖共分为共幸、广阳、黄荆、龙门、三门等五大景区,主要景点有:西山观鱼、平龙山采茶、三峡水趣、桂林小景、鳄鱼戏水、蘑菇松、眉毛峰及樵山神仙洞等自然景区核心镜的白鹭洲乐园、黄金岛植物园、猴岛、鹿岛、蛇岛及金盆湾旅游度假区。 广阳景区:共幸开发区是太平湖旅游接待中心。出共幸湾不远,即是广阳景区。广阳景区湖面宽广,山水相映,绿如翡翠。景区内树绿水绿,碧蓝纯净;湖岸山舍村舍倒映水中,犹如水中楼阁,自然水墨画。新建的太平湖大桥即在湖区西侧。 黄荆景区:为太平湖的精华景区。

采石矶

采石矶 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约5公里的翠螺山麓,古称牛渚矶,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采石矶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题诗咏唱,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多次来采石矶游览,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诗篇。 来到马鞍山市西南的唐贤街,过锁溪桥,即见平地拔起的翠螺山。山西北临大江,三面为牛渚河环抱,海拔131米,犹如一只硕大的碧螺浮在水面而得名。此山原名牛渚山,相传古有金牛在此出渚。山间林木葱绿,蔚然深秀,西麓突兀于江中的悬崖峭壁就是著名的采石矶;西北临江低凹之处,人称西大洼,北边山脊梁叫蜗牛尾,山势险峻;南麓林木葱郁,亭阁隐隐,太白楼等文物古迹均分布在这一带,最高处是翠螺峰。 太白楼面临长江,背连翠螺,浓荫簇拥,雄伟壮观。它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著名的“三楼一阁”。太白楼是为纪念我国唐代诗人李白而建造的。它初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原名“谪仙楼”。清雍正八年重建,改名为“太白楼”,亦称作“唐李公青莲祠”。现存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太白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采用我国传统的古建筑式样,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由回廊相连,二、三楼阁檐下置郭沫若书写的“太白楼”和张恺帆书写的“谪仙楼”匾额,各具神韵,十分醒目。进门檐下两壁嵌有一块清代重修太白楼碑记和一块记载李白生平的碑文。进入大厅迎面大屏风绘有太白漫游来石图,壁上挂着太白游踪图,楼上设两尊黄杨木太白雕像,一立一半卧,还有太白手书拓本和各种版本诗集陈列,以及历代名士文人的诗篇、楹联、匾额和绘画。 太白楼西侧是广济寺。绿树掩映之中的“观音阁”是已毁的广济寺仅剩的建筑,内供观音菩萨像。阁前左侧有一口“赤乌井”,是采石矶最为古老的历史文物。 广济寺西首有蛾眉亭,亭建于北宋,已有900多年历史。亭内有数方珍贵的古碑。蛾眉亭据险而临深,凭高而望远,景色秀丽。亭前左前方临江之处是联璧台,此石嵌在葱郁陡峭的绝壁上,伸向江中,险峻异常。民间传说诗人李白是在这里跳江捉月,骑鲸上天的,故又称“捉月台”或“舍身崖”。 联璧台左下侧的临江绝壁之上有燃犀亭,四方小亭简朴典雅。传说东晋将领温峤在此燃犀角照金牛水怪。亭下滔滔江水穿过天门一泻而下,浪击峭壁,卷起千堆雪,气势壮观。亭西侧石阶下还可以看到悬空横出的巨石,上有一只50余厘米长的大脚印,传说是明初大将常遇春三打采石矶时留下的。 翠螺山半山腰还有李白衣冠冢,墓用青石垒砌,基高2米,直径5米,墓碑上镌“唐诗人李白衣冠冢”。四周松柏簇拥,芳草菲菲,环境幽静。 三元祠,是采石矶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又称三官洞,在蛾眉亭西侧岩下,洞傍山临江嵌在崖壁间,下落无地,如自水而出,江水拍击洞边崖壁,浪花飞溅,令人眩目。洞内上下两层,洞内有洞,可通大江,环境别致,四季景色迥然各异,洞中供奉天、地、水三元水府神位。内还设有茶室。

逍遥津

位于合肥市旧城的东北角,是一座约20万平方米的城市公园。 逍遥津古为淝水上的一个津渡。公园外,有一座西津桥,又有逍遥桥,是合肥对外交通要道。 逍遥津名称历史悠久,以三国古战场闻名后世。曹魏与孙吴为争夺合肥,鏖战32载,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战斗就在古逍遥津畔。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即由此而来。至今逍遥湖心3岛中还有一土丘,相传为张辽的衣冠冢。逍遥津公园四季长青,环境优雅宁静,曲道幽长迂回,假山假石磷峋逼真,不对称式园林布局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公园既有北方园林的古朴典雅,又有南国园林的妩媚清秀;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着装入时的村姑。足踏逍遥津公园,悠久的历史传说会使人尽发思古之幽情;而引人入胜的自然风貌和人工建筑又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在这里,既可想象出古战场的弥漫硝烟,又可品览祖国壮丽河山的锦绣。公园最大的特色是园内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亭,极富情调;若逢淡雾朦胧的天气,或霞光万丈的时辰,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桐城文庙

桐城系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春秋为桐子国,唐至德初建县制,崛起于明,鼎盛于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称天下。历代名人、桐城派代表人物均留有丰富的遗存。古建筑更是灿灿如珠,烘衬出这座古城的文化风采。在众多的古建筑中,尤以桐城文庙超群绝伦,光彩夺目。 

迎江寺

位于安庆市东门,濒临长江,占地3万余平方米,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光宗曾亲书匾额“护国永昌禅寺”,清顺治七年(1650年)敕改“迎江禅寺”,乾隆帝赐“善狮子吼”额,光绪八年(1882年)题匾“迎江寺”,慈禧太后赐额“妙明圆镜”。

黄山

黄山 黄山耸立在皖南山区,风景区的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其中莲花峰、光明峰、天都峰三大主峰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明代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有句很著名的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意思是,黄山的景色最佳,游览了黄山,别的山都不用去看了。

琅琊山

琅琊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滁县城西约5公里处的群山之中。古称摩陀岭,后因东晋琅琊王避难于此,改称“琅琊山”。  这一风景区包括琅琊山、城西湖、姑山湖、胡古等四大景区,面积115平方公里。主要山峰有摩陀岭、凤凰山、大丰山、小丰山、琅琊山等。景区以茂林、幽洞、碧湖、流泉为主要景观。山间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有始建于唐代的琅琊寺,有卜家墩古遗址留下的大量古迹和文物,还有著名碑刻唐吴道子画观音像、唐李幼卿等摩崖碑刻近百处。唐宋著名文人雅士如韦应物、欧阳修、曾巩、苏轼、宋濂等均以诗文记其胜。故琅琊山为我国24座文化名山之一。  醉翁亭,位于琅琊山半山腰,为我国四大名亭之一。它和丰名亭都因镌有欧阳修文、苏东坡字而著名。醉翁亭初建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是当时琅琊寺住持智仙和尚专门为欧阳修而建。当时,欧阳修因在朝得罪了左丞相等一伙奸党,被贬至滁州任太守后,常在此饮酒赋文,智仙特为他建造了这亭子。欧阳修自称“醉翁”,便命亭为醉翁亭,并作了传世不衰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醉翁亭四周的台榭建筑,独具一格,意趣盎然。亭东有一巨石横卧,上刻“醉翁亭”三字,亭西为宝宋斋,内藏高约2米,近1米,刻有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两块,为稀世珍宝。亭西侧有古梅一株,传为欧阳修手植,故称“欧梅”。亭前的酿泉,旁有小溪,终年水声潺潺,清澈见底 。再往西行,可观“九曲流觞”胜景。  从醉翁亭西南方上行1公里许,便是琅琊寺。琅琊寺是我国东南名刹,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唐代宗赐名“宝应寺”,宋代易名“开化禅寺”。后因山名相沿,称“琅琊寺”。琅琊寺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潺潺泉水绕寺而过,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正如宋人诗云:“踏石披云一径通,翠微环合见禅宫。峰峦密郁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 大雄宝殿为寺内主要建筑,雄伟壮观,殿前院落中央有明月池,池上一拱桥曰明月桥,池北有一舍为明月观。大雄宝殿后有藏经楼,相传唐高僧玄奘西天取经回来,有一部经书藏在这里。从楼右侧下,可抵园,园中翠微亭尤为别致。明月观后有三友亭,因亭旁有松、梅、竹“岁寒三友”而得名。  由琅琊寺东南偏门出便见南天门与无梁殿。无梁殿建在山腰,背靠大山,面对南天门,它无一木梁,全系砖石结构,故以其独特的建筑样式著称。登上山顶南天门,这里可远眺长江和江南诸峰的雄姿,近瞰绿荫如盖,云雾缭绕,溪水潺潺,清幽俊秀的琅琊山自然风光,令人陶醉。从此下山向北,是一片巨石林立的山坡,这里有归云洞和石上松等景点。  琅琊山层峦叠嶂,曲径幽泉,四季皆有好景。尤以夕阳晚照、雨后听泉,别有情趣。

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西部青阳县城西南,现有寺庙80余座,僧尼300余人,是具有佛教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于海内外。  九华山方圆约百公里,号称九十九峰、十八景,鼎盛时,寺庵一百五、僧尼三四千。九华山群峰争峙,却玲珑秀丽。之所以成名,除了它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外,还应归功于诗仙李白和高僧金乔觉。九华山原名九子山,李白游山时,远眺九峰如天赐九莲,触景生情,咏有《遥望九华峰》一诗,赞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从此“九华名遂闻于天下”。稍后,朝鲜半岛高僧金乔觉,渡海来九华修行,传说他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普度众生,功德无量,“远近焚香者,日以千计”。 九华山不仅以佛教人文景观著称,而且山水雄奇、灵秀,胜迹众多。在全山120平方公里范围内,奇峰叠起,怪石嶙峋,涌泉飞瀑,溪水潺潺。鸟语伴钟鼓,云雾现奇松。自然风光十分迷人。唐代诗人刘禹锡赞曰:“奇峰一见惊魂魄”;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则云:“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   九华山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其次为七贤峰(1337米)、天台峰(1306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三十余座,云海翻腾,各展雄姿,气象万干。险峰多峭壁怪石,天台峰西“大鹏听经石”,传说有大鹏听地藏菩萨诵经而感化成石。观音峰上观音石,酷似观音菩萨凌风欲行。十王峰西有“木鱼石”,钵盂峰有“石佛”,中莲花峰有“罗汉晒肚皮”,南蜡烛峰有“猴子拜观音”等等,维妙维肖,越看越奇,耐人寻味。又有幽深岩洞,堆云洞、地藏洞,相传金地藏最初来九华时曾禅居洞内。还有老虎洞、狮子洞、华严洞、长生洞、飞龙洞、道僧洞等,均为古代僧人居室,清静雅致,极利禅修。  深山多秀水。九华山溪水清澈,泉、池、潭、瀑众多。有龙溪、缥溪、舒溪、曹溪、濂溪、澜溪、九子溪等,源于九华山各峰之间,逶迤秀丽,闪现于绿树丛中。龙溪上有五龙瀑,飞泻龙池,喷雪跳玉,极为壮观。又有弄珠潭,激流直下,浪花似珠玉四处乱弹。舒溪三瀑相连,注入上、中、下雪潭,断崖飞帘,如卷雪浪。此外还有碧桃岩瀑布、濯缨瀑、七布泉瀑布、百丈箭瀑布、百丈潭瀑布、百丈岩瀑布等。潭有饮猿潭、清漪潭、濯缨潭、伏龙、百丈潭、鲇鱼潭等,正是“藏在深山人未识,一朝踏勘情难忘”。  九华山山水风景最著名者,旧志载有九华十景:天台晓日、化城晚钟、东崖晏坐、天柱仙踪、桃岩瀑布、莲峰云海、平岗积雪、舒潭印月、九子泉声、五溪山色。此外,还有龙池飞瀑、闵园竹海、甘露灵秀、摩空梵宫、花台锦簇、狮子峰林、青沟探幽、鱼龙洞府、凤凰古松等名胜。 导游手记:上九华山游览的路线共有三条:一是搭乘长江航船至芜湖或贵池,改乘汽车直达九华街。贵池磁口港至九华街52公里,芜湖至九华街167公里。从安庆也有班车通九华山,路程约122公里。轮渡载车过江,旅客不用自己摆渡。 二是从南京乘火车到铜陵市,改乘汽车直达九华街92公里。三是从杭州乘汽车至黄山,从黄山转乘汽车至九华山。从合肥前往,路程约311公里,亦有班车可通。交通还算方便。 九华山现有宾馆、饭店、旅社床位数千张。较好的旅馆,在九华街有九华旅社、佛教协会招待所;东崖宾馆等,中国国际旅行社即设在东崖宾馆内;中闵园有九莲社;祗园寺有祗园寺招待所;天台有天台招待所等。 游览九华山最好的季节是3月至11月。特产有九华云雾茶、黄精、天竺筷、纸扇等。以山笋、冬菇、野菜为原料做的“九华素食”,很受游客欢迎。

齐云山

齐云山位于休宁县城西15公里,距屯溪33公里。齐云山古称白岳,因其“一石插天,与天并齐”,明嘉靖年间改名为齐云山。 齐云山方圆1104平方公里,境内峰峦四起,峭壁耸立,飞云、流泉、云海、佛光;四时变幻,绮丽多姿。三十六奇峰,峰峰入画,七十二怪岩,岩岩皆景全山地质构成为层积砂岩,赤如朱砂,灿若红霞,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奇、岩怪、水秀、洞幽,徐霞客、唐寅、海瑞、戚继光等历代名人学士都留有佳句墨宝。

天柱山

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岳西两县境内,主峰海拔1751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称为天柱山。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之称。据说,称万岁山是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此山称为万岁山。隋唐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其余四镇是:辽宁锦州的北镇医巫闾山、山东中部的东镇沂山、陕西陇县的西镇吴山、浙江绍兴的南镇地稽山)。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天柱山志》称天柱山“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可见其自然景色奇绝。  

张自忠墓是日本人建的吗

5、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

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德州

求几副对联

不是,是重庆民国政府建的。

1940年4月,日寇抽调10多万兵力,向襄阳、南阳一带猛攻,张将军部遇敌主力于方家集。5月16日日寇陷张将军部于重围,张将军率部浴血奋战,中午张将军左臂中弹,仍继续指挥战斗,下午4时,张将军腰、腹部又中机枪弹数发。

临终前,张将军告诉左右说:“吾力战死,自审对国家、对民族、对个人都可告无愧”。

张将军在寝樊宜城南瓜店壮烈殉国,时年50岁,遗体运回陪都重庆后,5月28日葬于北碚梅花山,国民政府追授张自忠为陆军上将,中国对张将军的丰功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延安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扩展资料

张自忠后世纪念

1、命名纪念

1940年11月16日,张自忠被以国葬之礼权厝于重庆雨台山。后来 ,冯玉祥在墓畔种植梅花,并仿效明代史可法所葬的扬州梅花岭,将此山改名为梅花山。

1941年5月,在南瓜店张自忠殉国的山头建造了“张上将自忠殉国处”纪念碑,山下修建了两千战死十里长山的官兵公墓。

2、建筑纪念

张自忠烈士陵园

张自忠烈士陵园,位于重庆北碚区西南缙云山麓,距北碚城区2公里的梅花山。陵园位于北碚梅花山,渝武高速路北碚出口处。系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上将墓。

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张自忠纪念馆建于 1991年,位于湖北省宜城市。馆内以张自忠将军生平事迹陈列为主,辅助于名人题词碑刻,较为全面、系统、真实地的反映了宜城市的革命斗争史。

3、张自忠教育基金会

张自忠教育基金会由张廉瑜等人于1992年发起成立的这一基金会,得到了张将军亲友旧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截止2005年已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235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自忠

我国的民族英雄有哪些

粒我烝民,使有菽粟如水火;

播时百谷,先知稼穑之艰难。

宝鸡神农祠,位于渭河南岸峪家村,相传炎帝神农生于礞峪,产后其母姜氏抱至九龙泉内沐浴,在瓦峪抚养长大。此地南依秦岭,西临渭水,风景极为优美

俎豆千秋因教稼;

馨香万古为明农。

宝鸡神农祠

八景环山,夜对凤凰楼上月;

二水绕座,晨望嘉岭塔边烟。

延安清凉山,位于城东北,与凤凰山、宝塔山隔延河鼎立。 八景:指清凉山“天下奇观”、“水照延安”等八种美景。 凤凰:凤凰山。 二水:延河、洛河。 嘉岭:宝塔山

纵观二水三川,古今英雄功过;

遥看两山一城,历代风流善恶。

延安清凉山。 三川:附近的三处平川地

阅尽天下奇情事;

方知世上路不平。

延安清凉山

四大皆空,来者皆为仙;

三山尽秀,观者尽上宾。

延安清凉山。 四大:佛教指地、水、火、风,认为此四者广大,能够产生一切事物和道理

瑶洞开祥,诸天羽圣归蓬岛;

灵山耸翠,列代飞仙列象图。

延安仙人洞

三间房不怕狂风暴雨;

一世清读书卖水为生。

延安宛然云霞。 三间房:韩城人赵连甫书室,据传他有一头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飞腿毛驴被官府霸占,他火烧衙门,骑驴逃到延安,在此苦读,提罐卖水

清辉近接鄜州月;

壮策长雄芦子关。

延安杜甫祠。 鄜州月:杜甫诗:“今夜鄜州月,闰中只独看。”鄜州,今陕西富县,安史之乱时,杜甫携妻子居此。 芦子关:也称芦关,位于延安市北,靖边县南。唐至德二年叛军史思明等妄图夺取太原,长驱西进,杜甫主张扼守芦子关

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

心存燕国,萧寒易水古今流。

咸阳荆卿墓,位于市郊。 易水:谓易水歌。战国燕太子丹命荆轲入秦刺秦王,白衣冠送之,至易水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后人题名《易水歌》

到此最高,看芳树春流,一览兼收秦蜀景;

何须更上,诵好山云影,五言已尽宋元诗。

汉中天汉楼,位于城内东南隅的汉台上,汉台相传筑于公元前206年,是刘邦受封为汉王时兴建宫廷的基址,登楼可俯瞰全城,眺望汉江。 秦蜀:陕西、四川一带。 五言:指王之涣《登鹳鹊楼》

神龙能作苍生雨;

饮马常怀赤帝风。

汉中东湖,位于城内东南隅,传刘邦曾饮马于此,俗称饮马池。 赤帝:刘邦

初地总非真,斜月半规浸佛国;

古人如可作,寒泉一掬酬诗王。

顾殅谷题长安杜公祠,位于少陵原畔,唐诗人杜甫曾居此,明代建祠。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祠宇依山而筑,颇具特色。 半规:半圆形。 诗王:对唐代大诗人杜甫之颂称

忠不忘君,稷契深怀寄诗史;

清堪励俗,鄜延旅寓法臣身。

长安杜公祠

药物素有灵,苦无奇方医俗病;

王侯高不任,独操仁术救人危。

耀县药王庙,位于城东药王山上,祀唐医学家孙思邈,孙撰《千金要方》等多种医书。庙建于元代

铁杆铜条耸碧霄,千年不朽;

铅烧汞炼点丹药,一匕回春。

耀县药王庙。 匕:食器,状如羹匙

劲节千年依古洞;

高风四海重名山。

耀县药王庙

医隐山林托迹远;

仁昭今古惠民深。

耀县药王庙

仁昭今古依泉石;

药有君臣起膏肓。

耀县药王庙。 膏肓:古代医学称心脏下部为膏,隔膜为肓

书著千金,肘后灵通今古远;

丹还九炼,壶中神化天地空。

耀县药王庙

云端双阙迥,千载风标,八方香火,想当年丹就九还,白雪黄芽凝大药;

天际五峰雄,十州名胜,三岛清幽,看今日春回一匕,苍岩翠柏隐高踪。

耀县药王庙

峭石千重立;

藤萝百道开。

耀县望海峰,位于城东五台山

官礼功成,宗国馨香传永世;

图书象演,尼山统绪接前型。

岐山周公庙,位于城北,祀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建于唐代,内有古楸、柏、槐、杨等,相传为汉唐所植

唤起谪仙人,看当时花竹今如此;

经行眠食地,问别后湖山付与谁。

杨龢父题凤翔东湖春风亭,位于城东门外,分内外两湖,现为东湖公园。在周朝名饮马池,秦时属橐泉宫,隋时建岐阳宫,宋苏轼任凤翔签书判官期间,改东湖。春风亭建于清代

诗满阑干横处;

人立冰玉光中。

杨龢父题凤翔东湖鸳鸯亭

绕槛荷花众香国;

凭阑人影百东坡。

杨龢父题凤翔东湖鸳鸯亭

一失足成千古恨;

再回头已百年身。

凤翔东湖一览亭

种植成荫十年事;

经营生计一身迂。

邵莲士题凤翔东湖宛在亭

人住深清小帘栊,占取芳菲多处;

尘空碧落好襟怀,都在水月光中。

集词题凤翔东湖宛在亭

千载此登湖,追思玉局仙人,算柳眼山眉,当日见公签事处;

一麾黍名郡,又对琼楼夜月,问清泉白石,何年遂我漱流心。

孙眉叔题凤翔东湖宛在亭。 玉局:苏轼曾任玉局观提举,故称为苏玉局

仙迹杳难寻,重访问柳桥花馆,玲珑深处;

心尘聊共说,好安排雨蓬烟艇,客与中流。

集宋词题凤翔东湖宛在亭

莺花尚恋霓裳影;

环佩空归月夜魂。

毕沅题兴平杨贵妃墓,位于马嵬坡。唐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占据长安,玄宗出逃奔蜀,至马嵬坡,六军不前,请诛杨氏,玄宗诛国忠,赐贵妃死,次年玄宗密令迁葬

谷风如诉旧愁来,蜀道秦川,过客重谈杨李氏;

墓粉还将秋色补,雨尘云梦,伤心何似汉唐陵。

毕沅题兴平杨贵妃墓。 杨李氏:即杨玉环,玄宗李姓,故称

尘土己残香粉艳;

云雨难忘日月新。

兴平杨贵妃墓

莫叹红颜沦宿草;

尚留白粉艳春闺。

兴平杨贵妃墓。 宿草:隔年的草,喻墓地,引申为丧逝。 白粉:即白骨

在天甘作比翼鸟;

于地愿为连理枝。

兴平杨贵妃墓

昭阳殿里恩爱绝;

马嵬坡下泥土新。

张侠亭题兴平杨贵妃墓。 昭阳殿:宫殿名,汉武帝时后宫八区中有昭阳殿,成帝时赵飞燕居之

龙武军变起仓皇,毕竟蛾眉能殉国;

蚕丛道尘飞散漫,谁将鸳锦赋招魂。

熊文华题兴平杨贵妃墓。 龙武:唐禁兵及其将军称号,原名为龙虎军,因避唐祖李虎讳而改现名

剧怜帝王风流,名花名酒;

谁似太真佳宠,倾国倾城。

临潼华清池,位于城南骊山西北麓,是陕西著名的温泉之一。唐贞观十八年建汤泉宫,天宝六年扩建为华清池。 太真:杨玉环,杨曾作道士,道号太真

绣岭委荆榛,只余堠馆留宾,记当年赐浴池边,长恨空吟白傅;

环园新结构,云是唐宫旧址,问我辈沉香亭北,雅才谁嗣青莲。

杨颐题临潼华清池。 绣岭:位于临潼城南骊山的东绣岭和西绣岭的合称,代指骊山。 堠馆:数里一置的简陋馆舍。 长恨:《长恨歌》。 白傅:白居易。 环园:华清池。 沉香亭:在长安兴庆宫内。 青莲:李白

拓地建邦垂衣裳,华昭华胄;

活人济世辨医药,而著内经。

黄陵黄帝庙,位于桥山,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死后葬此。山上古柏成林,郁郁苍苍,山巅有一古亭及“黄帝陵”石刻

拓土建邦,传四百兆贵胄;

开物承务,启五千载文明。

黄陵黄帝庙

石山石洞石佛像,天下第一;

泓寺泓庙泓佛堂,世界无双。

黄陵双龙千佛洞,位于黄陵与富县交界处,始建于北宋,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华岳三峰凭槛立;

黄河九曲抱关来。

潼关,位于潼关县港口,地处晋、冀、豫三省交通要冲,是我国古代著名关隘重地。 华岳:即西岳华山。 三峰:南峰、东峰、西峰

当头华岳三峰出;

迎面黄河九曲来。

潼关

两边峡束黄河去;

万仞根连太屋幡。

潼关

心上有天,可以焚香告夜;

意中无我,自然与物同春。

丹凤二郎庙,位于城西,建于金大安三年

怒水盘根迅;

雄关立壁危。

勉县鸡头关,位于褒城镇北,关口有大石状如鸡头,故名

秦蜀此咽喉,地系汉家终始远;

风云护祠宇,灵昭阁道往来人。

杨龢父题勉县关帝庙

楚汉述传闻,一片英灵留白石;

秦蜀当孔道,千年遗迹在青山。

陈钟祥题勉县土地祠

原隰甸南山,溯八载神功,如见巨灵开太华;

祠堂启东汉,看千秋顺轨,流将明德过潇湘。

杨龢父题勉县汉中大禹祠

地平天成万世赖;

沐日浴月百宝生。

杨龢父题勉县汉中大禹祠

历七八折,峻阪以来,到此青天通呼吸;

护千百族,坦行而去,何年白石祀神君。

杨龢父题勉县白石神君庙。 峻阪:陡坡。 坦行:即坦步,安闲从容地行走

白石有灵,佑我去来安且吉;

青山不语,知他楚汉是耶非。

杨龢父题勉县白石神君庙

一世英名基事汉;

历遍遗迹痛仇曹。

冯玉祥题勉县马超墓。马超,三国右扶风茂陵人,字孟起,随父腾起兵,后领腾部曲,为曹操所败,因投张鲁,终附刘备

三川富陈迹;

八水无停澜。

宁强观澜亭,位于阳平关北面的嘉陵江畔。 三川:地名,唐以剑南东、剑南西、山南西为三川,相当于今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大部及陕甘部分地区。 陈迹:古代的遗迹。 八水:古代关中的灞、浐、泾、渭、酆、鄗、潦、潏八水的总称,借指嘉陵江上游诸支流

烟水茫茫,豪士胸怀名士恨;

亭台草草,元人图画晋人诗。

宁强观澜亭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韩城司马迁祠,位于芝川镇南原,东依梁山,西临芝水,祠设四层高台,前三台为宋以来之建筑物,后一台为衣冠冢。司马迁,汉夏阳人,字子长,继父职任大史令,后因替李陵辩护处宫刑。出狱后发愤著书,完成《史记》一百三十篇

勤以补拙,俭以养廉,处身世须留心二字;

书能破愚,诗能益智,愿儿孙常砺身三余。

旬邑唐家庄园,位于城东北唐家村,为清富商唐诠别业

以让为德,以屈为伸,忍三分物情自顺;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退一步乐意无穷。

旬邑唐家庄园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武功关公庙

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

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

周至楼观台灵官殿,位于城东南秦岭山麓,相传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曾在此结草为楼,后老子入关,在楼南筑台,讲授《道德经》,故又称说经台,自秦至清,历经扩建,有殿、台、宫、阁、塔、池等胜景

福地有真人,闲挥道子传神笔;

清池开上善,认取仙家种寿泉。

周至说经台

山人气象,挖得野菜连根煮;

道士家风,拾来松花带叶烧。

周至道院

不嫌淡泊来相处;

若厌清贫去不留。

周至道院

玉楼烧炼延年药;

正道兴修益寿丹。

周至石碑

太上三分三教客;

贫道只储一杯茶。

周至十方丛林院

客远红尘丛中,到此俗缘尽了;

堂开白云窝里,从兹觉岸齐登。

周至仙游寺,位于城南黑水河峡谷中,隋名仙游宫,唐改今名

茶熟香清,有客到门可喜;

鸟啼花落,无人亦自有人。

户县重阳宫,位于祖庵镇北,相传道教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曾在户县遇仙人吕洞宾点化,死后门人在王之故居建道宫,称祖庵。元改今名,为关中西部道教大观

有相非无相,无相法门谁能解;

说空岂真空,真空线路只自知。

户县祁材宫,位于城西北,建于明,初名源远堂、万佛堂,后改今名

福善祸,万里高悬日月鉴;

锄强扶弱,千年永奠山河图。

三原城隍庙,位于城内,建于明洪武八年,为陕西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有“殚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之誉

隐几松风生鹤梦;

卷帘秋水望鹅群。

宋伯鲁题三原周家庄园

锦缋括羽,环宝毕至;

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礼泉嵕南书院,创建于清道光年间,咸丰年间毁于兵灾,后借文庙继续办学

太华生云端,对此千寻,情深仰止;

大河来天上,到兹一曲,广纳群流。

黄碧川题山阳书院,位于山阳县,由知县余芳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光绪三十二年改为高等学堂

七战匈奴——卫青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人,西汉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幼为家奴,饱尝酸辛,及长,为侯府骑士。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异父姊卫子夫得幸武帝,始以卫为姓,入宫当差。不久被武帝升为建章监、侍中,迁大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车骑将军率万骑出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击匈奴,进至龙城(今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旗境),斩获700人,受爵关内侯。元朔元年(前128)秋,率3万骑出雁门郡(治善无,今山西右玉境)反击匈奴,斩获数千。二年春,与将军李息等领兵出云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向西至高阙(今内蒙古临河西北),再折向南,围歼匈奴白羊王、楼烦王两部,斩获数千,取得河南地(今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开辟其后出击匈奴单于本部的基地,受封长平侯。五年春,率骑兵3万出高阙六七百里,夜袭右贤王,俘获15万人,拜大将军,统领众将。六年春、夏,两次率六将军、十余万骑出定襄(今和林格尔西北)击漠南单于大本营,歼万余人(见河南漠南之战)。元狩四年(前119)春,率4将军、5万骑出定襄奔袭匈奴,击溃单于本部,追至窴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南面支脉)赵信城,烧匈奴积粟而还。是役斩获近两万人,给匈奴以沉重打击(见漠北之战)。因功与霍去病并为大司马。卫青一生七次率兵击匈奴。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作战常奋勇争先,将士皆愿为其效力;处世谨慎,奉法守职。

匈奴末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籍贯河东平阳(属今山西临汾)。霍去病少年时生活在奴婢群中,贫贱艰苦。但他随舅父卫青习武,骑射、击刺技艺超群,体魄健壮,寡言守信,智勇兼备。霍去病18岁即为天子侍中(皇帝身边保卫安全的官),同年便随大将军卫青参加与匈奴右贤王争夺河南地(今河套地区)的最后一战,号“票姚校尉”。他率领800精骑,距大军数百里之遥,乘匈奴不备,选择便于进攻的目标,出奇制胜,斩杀敌兵1028人,首战告捷,被封为冠军候。公元前119年,汉朝决定派卫青、霍去病率骑兵5万,步兵几十万人合围漠北。霍去病出代郡(今河北蔚县一带)右北平(今河北平泉县一带),卫青出定襄(今内蒙和林格尔),分兵越过沙漠,寻求与单于决战。根据沙漠作战的特点,霍去病大胆选用部分降汉的匈奴人和留居匈奴时间较长的汉人为军校,造成熟知匈奴军情和漠北物候的优势。率领有向导的轻骑兵,离开基地,深入敌后,“取食于敌”,“追奔逐北”两千多里,寻找单于。由于单于主力西移,他又率部翻离候山(今何地不详),渡弓卢水(今蒙古克鲁伦河),与匈奴左贤王(辖匈奴东部地方的最高长官)部酣战,结果获匈奴顿头等3小王将军、相国、都尉等83人,共斩俘7万余人,匈奴左部几乎全军覆灭。霍、卫两军终于胜利会师于瀚海(今贝加尔湖),为庆战功,在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德尔山)立祭天高坛,在姑衍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开祭地广场,后班师凯旋。此役收复大漠以南所有土地,屯田筑垒防御匈奴,“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解除了西汉初年以来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霍去病也晋升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两年后,霍去病病逝,年仅24岁。汉武帝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由披铁甲的官兵列队将灵柩护送到自己的墓穴茂陵东,葬于外形仿祁连山状的高大墓中,墓前还有汉武帝为表彰其战功而立的14件大型圆雕石刻。上书其座右铭:“匈奴末灭,何以家为!”李白《乐府诗胡无人》写道:“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虎剑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中国历史最伟大的民族英雄——冉闵

世无冉闵,中华民族已从世界消失。争议人物,不加更多评价,但他是民族英雄,这点毋庸质疑。

精忠报国——岳飞

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绍兴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大破金兵于蔡州、陈州、颖州,郑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州、郾城等地,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正当岳飞所向披靡,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 强令岳飞班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 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指使万俟莴上章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十月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邢前挥笔写下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因父丧未受官职。开庆初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以振奋人心,并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后历任刑部郎官,知瑞州等职。咸淳六年(1270),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德佑元年(1275)正月,闻元军东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杭州,当时南宋的京城)。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其时元军已进逼临安,被派往元营中谈判,遭扣留,押往北就。二月底,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复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不久,为元重兵所败,妻子儿女皆被执,将士牺牲甚众,天祥只身逃脱,乃退广东继续抗元。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次年,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释义:

遭遇苦难的原因是我精通经书而获官职所致,

使我在荒凉冷落的战场上度过了四个春秋。

山河破碎得像被风吹散的柳絮,

一生动荡如同被雨打的浮萍。

在惶恐滩头诉说惶恐,

在零丁洋上慨叹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

死后我也要留下这颗精忠报国的红心,让它永照史册。

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出身将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岁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三十四年(1555年)调浙江都司佥事,次年升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3府。9月,倭寇800人进掠龙山所,戚继光等即率10倍于敌的明军前往阻击。倭寇分3路冲杀,1万多明军竟不堪一击,阵渐大乱,纷纷溃退。戚继光看到形势危急,纵身跳上一块高石,连发3箭,3个倭寇头目应声而倒,倭寇群龙无首,仓皇退逃。三十八年(1559年)台州倭乱频繁,百姓深受其害。数千名倭寇包围桃渚千户所,戚继光从宁波率兵连夜驰援台州,解桃渚之围,歼入侵海门倭寇。接着,亲去金华、义乌等地招募精壮农民和矿工3000余人,以岳家军为榜样进行编练,终成闻名天下的戚家军。戚继光针对南方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特点,创造了长短兵器配合,因敌因地变换队形、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使用飞刀、飞枪、飞箭的火箭等,屡次打败倭寇。三十九年(1560年)春,改任台(州)、金(华)、严(州)参将,驻守台州。在沿海造烽堠,修城墙,训练守军。四十年(1561年),数千名倭寇在台州登陆。戚继光率军出击,在宁海健跳(今属三门),临海花街、上峰岭、白水洋和太平(今温岭)新河、长沙等地,连续9次挫败倭寇的进犯,救出数千名被掳难民。史称台州大捷,亦称台州九战九捷。次年夏援闽,捣破倭寇在横屿的老巢,并乘胜破牛田、兴化的倭寇,连克60余营。四十二年(1565年)与俞大猷剿平广东倭寇,解除东南倭患。后戚继光在蓟州镇守16年,边备修饬,外敌不敢轻易进犯。因受排挤,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调广东戍守。后遭诬陷,夺职回乡。戚继光对练兵、治械、阵图等都有创见,他的优秀军事理论著作《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倍受兵家重视。

抗清英雄——袁崇焕

袁崇焕(1584428-1630816),明末杰出军事家,抵抗后金英雄、爱国将领。字元素,号自如。广西布政使司梧州府藤县北门街人。祖籍广东东莞。曾任兵部尚书、右都御史、蓟辽督师等。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中三甲第四名,赐同进士出身,授福建邵武知县。喜欢研究兵法,常向退伍老卒了解东北边塞情况。天启二年(1622)入京朝觐,升任兵部主事。单骑赴山海关考察关内外形势,自请守辽抗金,擢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关监军。组织修筑宁远(今辽宁兴城)等地城堡,招练兵马。天启四年再迁山东布政司右参政。督率军民修缮边镇,开疆拓土。天启五年十月,抵制辽东经略高第之命,拒绝将军队撤译关内,率部留守宁远。升山东按察使。次年挫败努尔哈赤所率后金劲旅,获宁远大捷,一炮轰死一代天骄努尔哈赤。改任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兼兵部侍郎,收复高第所弃关外所有故土。天启七年苦战宁远、锦州,击退皇态极所率后金大军十八万。因受宦官魏忠贤党徒诬陷,辞官归。崇祯元年(1628)起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次年斩杀皮岛守将,大汉奸毛文龙。在任辽事期间曾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攻,阻止后金军南下。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绕开袁崇焕在辽西的防线进攻北京。袁崇焕闻讯后率部星夜驰援京师。获广渠门、左安门大捷,以九百铁骑大破八旗军20万,力解京师之危。但昏君崇祯帝听信谗言,昏君崇祯帝中皇太极反间计,以为袁勾结后金,引敌胁和被逮下诏狱。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以谋逆罪磔死。其尸身被百姓所食。袁崇焕被冤杀后,明朝军队离心离德,再没人为崇祯这个昏君效力,纷纷投向清朝,明朝很快就灭亡了。其部下佘义士夜窃其尸葬于今北京广渠门内东花市斜街,即原广东义园,并为其世代守墓至今已传十七代。清初设馆修《明史》时,冤情方大白。袁崇焕被后代历史学家阎崇年誉为“明朝第一将军”。

不同观点:

一、牺牲觉华岛换来的“胜利”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在后金粮食紧缺陷于困境之时,袁崇焕抗命不遵,执意不将觉华岛上的大批粮食、物资、辎重、船只撤往后方安全地区,而且还将岛上军民滞留在危险的地方不管不顾,自己龟缩于宁远城内,连事先将觉华岛军民撤入城中的动作都没有,最终导致了觉华岛上数万军民被屠杀,粮食、物资、辎重、船只被洗劫、焚毁一空。而实际上袁大人是早就接到了后金入侵的谍报,所以他有意放弃觉华岛的举措非常可疑。实质上整个过程中是袁大人“丧军无算,掩败为功”。

二、面对空虚的沈阳拒不策应友军和盟友

后金为了打破明朝对其经济和军事封锁圈,攻击朝鲜之时,袁大人再次抗命不遵,在沈阳空虚的情况下,执意不援救朝鲜,拒绝策应东江镇,按兵不动实施“观望养敌”,在朝廷连续两次催促下才敷衍了事,不仅让后金使朝鲜向其屈服,还导致了地处“明、金”中间的蒙古部落对明朝失望和寒心,为最终投靠后金埋下了伏笔

三。遣使议和

天启后期,金面临明朝、蒙古和朝鲜的全面封锁,举步维艰。但袁崇焕为求与后金议和,未经朝廷允许,私自派使者吊唁努尔哈赤。此举立刻引起蒙古各部强烈不满,皆言:“明朝骗我等与后金苦战,自己却去议和,实乃两面三刀之举”。明辽东经略王之臣奏疏:“年来奴酋求和于西虏(蒙古),而西虏不从;屈服于朝鲜,而朝鲜不受。一旦议和,彼必离心,是益敌以自孤也!近日,都官过通令处,虏鞭其背云:‘汝汉人全无脑子。。。着喇嘛替他吊孝求和,反倒教别人与他为仇,我等不如也投顺罢了。’”后金包围网就此顷刻瓦解。

四、不惜一切的以粮资寇

崇祯在袁大人上奏要开马市后认为这是以粮资寇,于是连发诏书斥责。袁大人还保证他接济的这些蒙古部落“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但崇祯驳回袁大人的上疏,崇祯强调:“西夷通奴,讥防紧要。奏内各夷市买布帛于东,明是接应,何以制奴?着该督抚严行禁止。”可袁大人还是置若罔闻。后来崇祯勉强同意,但告戒袁大人只能以口粮形式接济,不饿死就行了,而且抚赏和剿灭相结合可袁大人再次抗旨。而不幸的是蓟门外的喀刺泌部不仅为皇太极入塞带路,并且为其筹备粮草。

五、断绝东江镇的给养以“配合”后金蚕食明在辽南、辽东的控制区

袁大人申请将东江镇的军饷、粮饷由他来发送,崇祯予以同意,于是袁大人拿到了东江镇的给养,但袁大人非但没有及时拨发给东江镇,反而下令渤海各港口,不得发一舟一船往东江,不得售一米一鱼与东江,使东江明军大批饿死。与此同时,皇太极发兵猛攻东江镇,到崇祯二年,东江镇在辽南、辽东领土几乎全部丧失,至四月,东江原本在辽东、辽南的数十堡只保有海州、横山、镇江、盖州。

六、擅杀毛帅而为后金解除西征的后顾之忧

早在广宁失陷以前的1621年,正在练兵的游击毛文龙就受王化贞、熊廷弼派遣深入敌后,联络辽民,以牵制和分散后金的兵力,当时他仅率家丁、军士二百余人,按照许多网友的说法真比李云龙还不如,可后来毛文龙就是用这个班底在敌后策动了声势浩大、风起云涌的反抗运动,被后金视作心腹大患,毛文龙象一颗钉子死死的牵制住后金的尾巴,致使其不能远距离、长时间的在外作战,后金数次想根除毛文龙都没有成功,但他却死在了袁大人的手里,让后金能远征林丹汗以及绕道千里长期袭扰关内。

七、蓟西防御战中不可思议的失败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二十七日,皇太极由遵化附近入塞。

袁大人到了蓟州顺天府,立刻谴散援军,并上疏崇祯,曰:“入蓟州稍息士马,细侦形势,严备拨哨,力为奋截,必不令敌越蓟西”。(《明实录》十一月丙申)其中这个“必不令敌越蓟西”是袁大人继“五年平辽”、“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后又一经典……

结果皇太极几万大军不战而轻易越过蓟州天险直趋北京,袁大人直到十一月初十四才发觉方提兵追赶,被朝廷寄与厚望的蓟西防线竟不经一战便完全失效。

崇祯帝十二月初将袁逮捕入狱,囚禁审讯半年后,崇祯三年(1630年),崇祯帝以“袁崇焕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等罪名于三年八月碟(zhe)刑(分裂肢体)处死于西市,弃尸于市。京城百姓对袁崇焕恨之入骨,“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石匮书》)。

石砫擎天一女豪——秦良玉

秦良玉 (1574~1648年) ,字贞素。明朝末期巴渝战功卓著的女将军、女军事家。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为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史书记载到: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料敌如神,兼通词翰,常为男子装。自幼从父秦葵习文练武,丈夫死后,继任其职,她曾派出兄弟秦邦屏、民屏救援沈阳抗击后金,被明熹宗封为二品夫人、充总兵官,并赐“忠义可嘉”匾额。更曾亲率3000精兵北上,镇守山海关(榆关)。崇祯三年,又奉诏勤王,收复永平、遵化等四城,受到崇祯帝优诏褒美并诰封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挂镇东将军印。在四川又相继击败奢崇明、安邦彦、张献忠、罗汝才等叛军,取得成都之捷、重庆之捷、夔门之捷、松藩之捷等。清军入关南下,她坚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晋封太保兼太子太保、忠州侯爵。去世后谥号“忠贞”。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史登录的巾帼英雄。郭沫若曾撰文赞誉秦良玉:“像她这样不怕死不爱钱的一位女将,在历史上毕竟是很少的”。北京四川营胡同就是她北上勤王屯兵遗址。

吾头可断,身不可辱——史可法

史可法(1602~1645),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人。明崇祯进士,累迁右佥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灭明朝,福王(弘光帝朱由崧)立,史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马士英等共主朝政,但受马排挤。诏令史督师,出镇淮、扬,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开府扬州。史可法驻守扬州时,在四方无援的情况下,整饬军队,修筑城垣,晓以民族存亡大义,激励4000军民固守孤城。清摄政王多尔衮5次致书诱降,他誓死不从。城陷前几天他给母亲、妻子写下遗书,表示要以死殉城。清顺治二年(1645)四月十八日,清军抵达扬州城西北郊斑竹园,清豫亲王多铎再次劝降,史不理会,令将士登城分守各门,自守险要的西门。清军强攻不破,伤亡甚众,遂乔装明军,得计入城。史见大势已去,欲拔刀自刎,被一参将护持而行。至小东门,见军民遭屠戮,即挺身而出,大呼:“吾史督师也!万事一人当之,不累满城百姓。”于是被执。多铎劝降,史说:“吾朝廷大臣,安肯苟活?城存与存,城亡与亡,吾头可断,身不可辱。”遂从容就义。后人于扬州城北梅花岭畔建“史公祠”及其衣冠冢,以为纪念。

收复新疆--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 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重要首领。字季高,一字朴存,号上农人。湖南湘阴人。 1875年(光绪元年),清政府内部发生“海防”和“塞防”的争论。时西北边塞和东南沿海防务均告危急;李鸿章等认为两者“力难兼顾”,主张放弃塞防,将“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左宗棠力表异议,指出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招致英、俄渗透。是年5月,奉命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驻肃州指挥多路军讨伐阿古柏,次年1月占和阗(今和田),收复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随即上疏建议新疆改设行省,以收长治久安之效。1879年中俄伊犁交涉时,抨击崇厚一任俄国要求,轻率定议约章,丧权失地,主张“先之以议论”,“决之于战阵”。1880年春,在新疆部署兵事,出肃州抵哈密。1881年初,中俄《伊犁条约》签定,应诏至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同年夏,调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84年6月,奉召入京,再任军机大臣。时值中法战争,法国舰队在福州马尾击溃福建水师,奉命督办福建军务。11月抵福州后,积极布防,并组成“恪靖援台军”东渡台湾。1885年病故于福州。著有《楚军营制》(附条规),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

收复台湾——郑成功

郑成功(公元1624~1662)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为明末南安人。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的无比愤慨。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 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抗日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1905~194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父亲马锡龄是一穷苦农民。杨靖宇八岁时进私塾读书。1918年入确山县高等小学读书。1923年进开封纺织染料工业学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胜利北进,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1928年初调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阳、开封等地先后三次被捕入狱。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同年秋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代军委书记等职,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1934年任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等职。1937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基本队伍有六千余人,分布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内的斗争。1938年5月,召集南满党和军队干部开会,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策略。会后,在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同年冬,日寇实施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政策,并勾结日本武装屯田移民,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遭遇几位村民,其中一人回大屯泄密给日伪当局;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将军,并紧急召集由抗联叛徒组成的伪满特工队参战;经过数小时激战,将军被叛徒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

虎门销烟——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溢号文忠,福建侯官人。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

  • 发表于 2023-05-27 09:16:24
  • 阅读 ( 460 )
  • 分类:二手水吧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塘里有泥
塘里有泥

411 篇文章

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