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最大规模哮喘研究结果发表于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有超4500万成人患有哮喘,我国哮喘的总患病率为4.2%,其中男性患病率4.6%,女性患病率3.7%,患者总人数4570万。

哮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从20-39岁人群的2.5%增加到40岁及以上人群的5.4%。20岁及以上哮喘患者中的26.2%存在肺功能气流受限,且年龄越高,出现肺功能气流受限的比例越高。研究还指出,在我国20岁及以上哮喘患者中有71.2%从未被医生诊断。
在被诊断的患者中,只有5.6%接受了基本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疾病负担最为严重的系统疾病,而哮喘更是其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虽然哮喘很普遍,但在很大程度上并未得到诊断和治疗。因此,提高对哮喘的认识,早发现早治疗,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那么什么是哮喘?
哮喘又名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此种炎症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气流阻塞,可以自行或通过治疗而逆转。
空气污染、长期吸烟、呼吸道感染、过敏原暴露、剧烈运动、刺激性气体、气候转变、精神因素、遗传因素或是药物因素都可能诱发哮喘。

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哮喘?
1. 过敏性反应
闻到某些气味就出现刺激性咳嗽,打喷嚏,流清水鼻涕等,例如闻到花粉或是遇到冷空气等,其中有些患者表现为干咳,有些则表现为带有稀白痰的咳嗽,如有这些表现,就要小心是否有哮喘了。
2. 气道干痒
经常出现气道干、痒,尤其是晚上入睡后症状加重,患者常常干咳,严重影响睡眠,提示可能出现哮喘。

3. 频繁的胸闷
患有哮喘的患者,会频繁地出现胸闷,严重时甚至影响睡眠导致消瘦,这种伴有胸闷型的哮喘大多在半夜出现。出现胸闷的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诊断,区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哮喘的方法,除了药物外,生活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
做到这5点,让哮喘少复发。
1. 戒烟。吸烟者较非吸烟者更易罹患哮喘,患病率分别为5.8%和3.5%,控烟是哮喘防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戒烟后病人的肺功能有较大改善,同时也要避免被动吸烟。
2. 加强锻炼。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但是运动量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而定。可以选择每天早晨晨练,呼吸新鲜空气,促进血液循环。

3. 预防感冒。最常见的哮喘诱因是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注意随季节改变增减衣物,注意保暖,以防受凉,少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流感高发季节提前做好防护。
4. 避开过敏因素。有30%~40%的哮喘患者可查出过敏原。尘螨、动物毛发、霉菌、花粉、羽毛、飞蛾、棉絮、真菌、某些药物或原料等都是重要的过敏原,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减少接触。
5. 改善生活方式。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平稳,少吃刺激性等食物,注意饮食调养。
虽然哮喘很难根治,但是如果患者能够及时发现,并及时的进行规范化治疗和日常护理,是完全可以控制病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