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不断吸引着国际投资。然而,尽管中国在许多行业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但仍有一些行业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被忽视了。这些行业的缺失可能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并影响了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所以,中国现在迫切需要关注这些被忽视的行业,以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需要将重心放在创新和创造力上,以填补现存的行业空白,并为中国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然哥
2023年7月份,我们将迎来上千万应届毕业生进入职场。加上去年还没有消化掉的上百万大学生,今年的就业形势可谓是非常严峻。
一方面是年轻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是个值得我们全社会共同好好研究的问题。
难道是年轻人的眼光变高了,嫌弃工资太少,宁愿待在家里也不肯出去上班?
其实未必见得,比如几天前就有这样一则新闻冲上热搜:杭州市临平区某机械类公司,在招聘应用工程师和机械工程师的时候,给应届毕业生开出月薪12000元的工资,而且还是每年13薪,并额外提供2000元的安家费。
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条件已经非常丰厚了,毕竟很多大学毕业生刚开始工作时连5000元月薪都拿不到。
然而尽管给出了如此优厚的薪资待遇,可是最后这家公司招了半年也才招到2名毕业生。
当然我们不能只看表面上的工资和福利,或许公司本身也有问题,在工作内容和工作强度等方面劝退了不少年轻人。
但是不可否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现在很多年轻人找工作时最在意的不仅仅是工资本身,而是更加在乎工作时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如果工作使自己变得不快乐,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宁愿忍受生活的压力,也不肯让步做出妥协,这种思想和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70、80、90后大不相同。
其实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杭州这家企业,在其他企业同样屡见不鲜,而且很多行业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尤其是我国的三大传统行业,在服务业、制造业以及建筑业等行业里,即便老板提高了薪资也很难招到人。那么这到底是行业的问题,还是年轻人的问题呢?
一.劳动力充足、企业有需求,为何依然招不到人?
现在社会上有成千上万的应届毕业生,还有很多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既然市场上的劳动力资源如此巨大,而且企业又在天天招人,那么为什么还是招不到人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年轻人有选择有退路有依靠
过去的时代背景和就业形势不像现在这么复杂,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捷径可走,都要凭借自己的双手努力奋斗。自己的父母帮不上自己什么忙,大家都是没有依靠别无选择。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却有很多选择,找不到工作可以依赖自己的父母,在城市混不下去了可以回到农村。反正至少能够保证自己不会被饿死,这是上一代人不具备的优势。
就是这样的优势才会把年轻人给“惯坏了”,因为自己还有选择有退路有依靠,所以年轻人就显得不再那么着急了。
另外过去大家努力就会有收获,谁都不会白白付出。可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努力后却不一定就有收获,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他们的自信心,导致他们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2.年轻人思想观念的转变
年轻人逐渐变得不再追求稳定的工作,而是更加倾向于追求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
过去很多人都追求稳定,希望能够永远在一家公司上班,生活温饱衣食无忧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然而现在时代不同了,年轻人变得更加喜欢“折腾”,去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和工作。
面临着社会上的诸多诱惑,丰富多彩的生活才是他们所追求的,各种新兴工作和领域更加吸引人,实现自我价值才是自己崇高的人生目标。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现在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诗和远方”才是最重要的,他们想过自己理想的生活,而不想被现实禁锢住。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年轻人既想追求梦想,去过理想的生活,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带来的压力。其实他们也很矛盾很纠结压力不小,他们需要长辈们的理解与支持。
3.就业市场供需失衡
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很多大学教育其实并不实用。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价值,但是对于找工作来说确实意义不大,与企业的需求并不匹配。
很多毕业生空有一张文凭,但是却缺乏实操经验和技能。而且很多学生选择的专业并不适合自己,最终导致自己的专业和职业不匹配,无法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大学生在读书期间,除了好好学习必修课程以外,更加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技巧等,这才是自己能和别人拉开差距的优势,才有助于自己日后找工作。
企业需要具备与工作相适应匹配的实用技能的人才,可是这样的人才却少之又少。他们其实也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而是懂得通过自己主动学习提升自我的有心之人。
想让自己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年轻人就要注意当一个有心人。
二.面临“用工荒”的三大行业
当今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行业收入不稳定,却有很多人挤破脑袋扎堆往里进,最后即便沦为炮灰也不后悔,就比如试图当网红的人;有些行业的门槛并不高,收入也不错,但是却有很多人看不上眼,就比如以下三大行业。
1.服务业
首先,服务业“用工荒”与求职者的心理预期有关。在大家的传统观念里,服务业就是伺候人的行业,服务员则是社会的底层职业,几乎没有门槛限制谁能能干。
而更能体现出自己的社会地位、更加体面的工作才是年轻人想要的,服务业和年轻人的心理预期相差太大,因此很多人不愿意涉足这个领域。
其次,服务业“用工荒”与行业的工作强度有关。以超市服务员为例,工作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站着,身体非常劳累,而且工作时间也要到很晚,高强度的工作吓跑了不少年轻人。
2.制造业
肯去工厂打螺丝钉的人越来越少了,制造业招工难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是工资低。制造业的工资是相对较低的,很多企业的工资只有四五千块,并且工作内容相当乏味,员工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其次是发展潜力小。大多数员工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机械地完成工作,工资上不去,职位也上不去,很难有好的发展机会。
3.建筑业
客观评价,建筑业的普遍工资其实并不算低。很多看似体面的工作,工资不一定比建筑工人高。但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想从事这个行业呢,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是工作环境恶劣。对于大部分建筑工人来说,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季,还是在寒冷的冬季,自己都需要在户外工作,恶劣的工作环境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其次是工作有危险。建筑工人整天和钢筋水泥混凝土打交道,还有各种各样的大型器械设备,有时自己还不得不爬高工作,这些都增加了建筑工人的风险。
最后是工作强度大。从事建筑业必须有一个健硕的身体,毕竟这可是个力气活,高强度的工作使得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
总而言之,以上三个行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个“累”字。现在的年轻人都吃不了苦,宁可吃思想上的“苦”,也不想吃体力上的“苦”,因此才会导致这三个行业出现“用工荒”问题。
三.如何改变“招人难”、“用工荒”
1.增加专业培训
目前我们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并不完善,许多年轻人并不具备企业需要的技能。因此我们需要专项培养年轻人的相关能力和技术,让他们自身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
2.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待遇福利
企业的工作环境差、薪资低待遇差等问题,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进入企业。因此我们需要改善企业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资,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到企业参加工作。
3.改变企业的不合理制度
论资排辈是多数企业共同的问题,这使得很多年轻人看不到希望。因此为了有效激励年轻人努力工作,必须改变企业的人才晋升制度,给大家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另外官僚风气也是年轻人非常讨厌的,他们不愿意面对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更希望通过能力证明自己,因此彻底摒弃官僚之风应该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改变企业招人难的问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年轻人要改变自己的想法,企业也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要多为年轻人着想。
大家都不容易,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才能够有效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