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简介及生平事迹,李时珍简介100字左右

李时珍简介及生平事迹、中医药文化知识、养生保健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通过“我是中医小达人”活动,激发学生爱中医、学中医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

李时珍简介及生平事迹、中医药文化知识、养生保健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通过“我是中医小达人”活动,激发学生爱中医、学中医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该校还开展了“传承中医药文化,争做中医小达人”主题班会,邀请专家讲解中医药药知识,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 *** 中药香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

一:李时珍简介及生平事迹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春县人,我国举世闻名的药学家、医学家。李时珍出身于一个医学世家,父亲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受父亲的影响很深,从小即喜爱医药知识的学习,但父亲希望他攻读四书五经以求仕途。李时珍在父亲的严格督促下,精读经史之书甚勤,但却无心功名利禄。及长,他更加用心于医药学之研讨学习。父亲也不得不接受时珍的志愿,便将自己一生临床治病的经验传授给儿子。李时珍专心医药钻研的志愿得到父亲赞同后,所有精力和时间几乎都用于医药知识和相关学科的广搜博采上。他闭门读书达10年之久,因此,对史学、哲学、文字学、训诂学等,造诣甚深,尤其对药物名称、药性、药效、炮炙、药物资源,均有着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他在深入药物之研究中,走出读书室,躬身实践,足迹遍及湖北、湖南、广东、河北、河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有关谷、菜、瓜、果类药物的问题,就去向农夫学习;有关各种鱼、鳞、介类药物的问题,就去向渔夫请教;有关矿石类药物中的问题,就去向手工业工人、采矿者询问;有关蛇类药物、兽类药物中的问题,他就去向捕蛇人、猎人调查,数十年如一日,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医药学家李时珍

《本草纲目》的

二:李时珍简介资料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另有同名电影(赵丹主演)、电视连续剧、小说等。中文名: 李时珍 外文名: Li Shizhen 别名: 字东壁,号濒湖,自号濒湖山人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湖北省蕲春县 出生日期: 1518年7月3日(合新历7月13日) 逝世日期: 1593年 职业: 医学家、药物学家 代表作品: 《本草纲目》 生活朝代: 明

三:李时珍简介100字左右

大明王朝276年国祚,涌现了无数伟大人物,他们叱咤风云,名流青史。毫无疑问,“医中之圣”李时珍位列其中。他花十数年心血完成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被达尔文誉为16世纪的“中国百科全书”。

李时珍出生于中医世家,祖父、父亲均以行医为生,尤其父亲李言闻,因其医术高明,一度被推荐为太医院的医官。但和自己的许多同时代人一样,少年李时珍的理想并非继承祖业,而是参加科考、步入仕途,即所谓“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或也正因李时珍对文学的痴迷和造诣,后人才能在《本草纲目》这部“东方医学宝典”中瞥见别样的色彩。

李时珍简介及生平事迹,李时珍简介100字左右-第1张图片-东江百科

01

1532年,李时珍14岁,已到参加“童试”的年龄。父亲李言闻鼓励李时珍积极备考。

作为颇有名望的医生,李言闻虽然受到当地一些世家大户的赏识,但在“士农工商”的传统等级中,仍无法摆脱“匠人”的卑微地位和仰人鼻息的命运。李言闻把光耀门楣的重任交到儿子肩上。

少年李时珍没有辜负父亲期望,在家乡黄州举行的童试中,他一举考中秀才,可谓旗开得胜。接下来三年中,李时珍全心扑在四书五经的研读上,为三年后的武昌“乡试”做准备。

遗憾的是,李时珍的仕宦之梦仅止于“秀才”。前后六年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刻苦学习,两度在“乡试”战场厮杀,李时珍均铩羽而归。在数年的思想高压下,20岁出头的李时珍承受不住,身心崩溃。他得了一种叫骨蒸病的怪疾,连日高烧不退,数度濒临死亡边缘。父亲用尽毕生所学,才终于将其从鬼门关抢回。

仿佛是为了了却一个心愿,闯过鬼门关的李时珍虽然重新拿起了四书五经,对科考对仕途却不再有从前的执念。1539年,李时珍第三次参考乡试。在又一次名落孙山后,李时珍彻底打消跻身仕宦的念头,下定决心,随父学医。

如俗言所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然会为你开启一扇窗,在科考生涯屡屡碰壁的李时珍,因家学的耳濡目染,因自身天赋,很快习得了一身医学本领。在随父学习三年后,26岁的李时珍开始独立行医。

那过去十多年李时珍在文学上的磨砺,是否就此浪费了呢?不。人生所走之路,有时快,有时慢一点,但只要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用传记

李时珍备考生涯中养成的刻苦严瑾的治学精神,以及他文青时代积累的才学基础,均扎扎实实的体现在《本草纲目》的编著上。

02

1552年,是李时珍行医治病的第11个年头。这一年,他做了一个重大决定:结束单纯的行医生涯,将工作重心转向重修医学经典《本草》。

《本草》始见于《汉书•平帝纪》,此后历代中药类书籍大多统称《本草》。光阴流转,朝代更迭,随着每个时代从医人员的补充和完善,医学类书籍的种类日益丰富,如我们熟知的医学经典《皇帝内经》、《伤寒论》、《神龙本草经》等等。但同时,由于时代的局限,撰写者水平的参差,这类书籍通常良莠不齐,有着各自的局限。

前有“读书十年,不出户庭”的博览群书的基础,后有行医十年的临床经验,李时珍在日常的参照、实践中,经常发现许多资料模糊、记载失误之处。如《经史证类本草》自成书400多年来,号称集医学之大成,在李时珍的时代已算是最完备的本草书。但李时珍发现此书在药物分类、绘图技艺、药效说明等方面,都有待改进。

医书不同于其他书籍,若记录不实,很可能导致重大的医疗事故。李时珍亦深知,在识字率普遍低下的民众间,一幅清晰、精确的药物绘图是何等重要,这会直接导致药草的辨认以及食用。

于是,在遥远的紫禁城内,在嘉靖皇帝每日专注修仙炼道、每年为斋醮耗费无数民脂民膏时,按前朝惯例,本该由官府出资邀请天下名医共同完成的本草修订工作,现在由黄州李时珍一人承担起来了。

据载,从1552年开始,到1578年完成,其间历经27载风雨,经历“前16年,采方问药,广泛收集资料;后11年,厘订纲目,三次修改定稿”,在李时珍61岁时,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的撰写。

这部190万字的皇皇医学巨著,一经问世,蜚声天下。李时珍的同时代人,文坛领袖王世贞在为《本草纲目》所写的序言中大赞:“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见渊海……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也。

1607年开始,《本草纲目》走出中国,传至日本、欧洲,陆续被翻译成英、德、法等多种译本。当大洋另一面的达尔文翻开此书时,他为书中包罗万象的知识系统所震慑,以至书中许多资料都成为他作进化论研究时的参考。

03

《本草纲目》被达尔文称为16世纪“中国百科全书”,意思很明显,该书成就绝不仅局限在“医学”。李时珍在“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中,不止广泛涉猎历代医典,还参考了许多经史、科学类著作,如《春秋左传》、《史记》、《汉书》、《后汉书》、《博物志》、《梦溪笔谈》、《齐民要术》等等,正如李时珍之子李建元所言:“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但在《本草纲目》兼具医学知识和文史博览的同时,该书最具李时珍神采的当是“以药入诗”,可说是充分发挥了早年积累的文学才华。

中国诗歌传统源远流长,纵是不识字的贩夫走卒,也常能朗诵一两首流行诗,李时珍为了让人能轻松记住药物性能,常常征引历代名家的作品,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张籍、王维、苏东坡等,借助名人效应,巧妙化用他们诗词,作为药草性能的诠释和注脚。

比如百合,古史载此物有止泪功效,为形象解释这一药效,李时珍引用唐代王维的诗:“冥收到百合,真使当重肉。果堪止泪无,欲纵望江目。”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互道珍重,乘舟远去,望着天际孤帆,送行者忍不住流下眼泪……但,李时珍在这里插入广告,若此时怀备百合,便可及时止泪,免得路人笑话。

再如车前子,此物可治眼病,为形象说明,李时珍引用唐代张籍的诗:“开州五月车前子,作药人皆道有神。惭愧文君怜病眼,三千里外寄闲人。”张籍患有严重的眼疾,好友韩愈于千里之外寄赠车前子,李时珍引用此诗便是为了说明,开州五月所产的车前子,治疗眼疾,效果最好。

十数年行医生涯,李时珍行迹遍及全国各地,也异常了解底层民众的生活。他们中的许多人目不识丁,封闭自守,远离精英文化,不知何谓诗人、诗词,但在这样的边僻之地,又常常流行着另一种文化,那便是民谣。于是,《本草纲目》中李时珍除了“以药入诗”,还常常更接地气的“以药入民谣”。

比如萝卜,据载可治大麦面毒。李时珍便引用一首民谣来证明:“五灵楼阁晓玲珑,天府由来是此中,惆怅闷怀言不尽,一丸萝卜火吾宫。”此民谣的故事背景,讲一个人得了怪病,郁郁寡欢,后在梦中由仙子引到仙殿,经殿中道士指点,此病乃大麦面毒,以萝卜入药服用就好啦。

又如一种叫七叶一枝花的药草,长于深山阴湿地,对蛇毒等甚有效用,李时珍便引用当地民谣说明其疗效:“七月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者,一似手拈拿。

……

诸如此类的引用,《本草纲目》中随处可见。李时珍的征引信手拈来,活泼生动,一改医学书籍给人的肃穆印象。不仅如此,李时珍还运用他颇为擅长的散文,为药草立传,比如《艾叶传》,《人参传》等等,比如他写菊花:“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露霜,叶枯不落,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禀平和……”读起来真是赏心悦目,难怪被人赞为“千古妙文”。

04

李时珍一生,历经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其中隆庆以外的另外三任皇帝,说起来那真是一言难尽。

正德皇帝是史上公认的最荒唐的皇帝,嘉靖皇帝暴虐成性,由此造成了史上绝无仅有的宫女组团谋杀他的“壬寅宫变”,而万历皇帝长年怠政,不上朝,臣属看不下去了,直接批他“酒色财气”……

生于这样一个由盛而衰的历史背景中,李时珍没有身居庙堂之高,自然没有抨击时政的资格,但却不妨碍他身怀兼济天下之心。

他不说政客的豪言壮语,只将一生所有心血倾注在那些能救人治病的药草上,最终,他成为了也成就了他自己。

  • 发表于 2023-07-03 13:32:55
  • 阅读 ( 134 )
  • 分类:城市贴吧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蜜思柏
蜜思柏

422 篇文章

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