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提质增效 产业集群向上突围)

南方日报惠州观察评论员 马发洲 近日,惠州市统计局公布今年1—8月惠州经济运行情况,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等多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80.15亿元,增长8.5%,...

南方日报惠州观察评论员 马发洲

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提质增效 产业集群向上突围)

近日,惠州市统计局公布今年1—8月惠州经济运行情况,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等多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80.15亿元,增长8.5%,增速连续4个月全省第一。

大项目多、发展势头猛,这是近年来人们对惠州的评价。在去年跻身“万亿级工业大市”行列后,惠州工业经济稳健向好。透过经济数据可以发现,“3 7”工业园区功不可没,贡献了全市约六成的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两年前“3 7”工业园区的布局,让今日的惠州蓄积了坚实的底气和信心。

工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40多年来,“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工业园区推动惠州实现工业化。然而,随着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昔日“淘金地”渐成发展的“沼泽地”。“惠州有大大小小的园区上百个,布局分散、多而不强。”2020年初,惠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工作报告直言不讳地指出,“既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发展难以持续。”

彼时,惠州的工业园区与佛山、东莞等兄弟城市的地均产出相距甚远。除了大亚湾石化区在同类园区中排名靠前外,其他园区在形象、基础配套、运营管理等方面,大都处于较低水平,存在重复建设、同质竞争等现象,造成资源浪费。

转变发展方式、主动调整布局、转换增长动力,需要勇气,更需要耐心。惠州决心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2 1”产业集群,以高质量的工业园区来调整布局、整合产业,形成规模效应、集群效应。一方面,优化提升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中韩(惠州)产业园3个国家级园区。另一方面,7个县区对标先进,沿着“丰”字交通主框架,布局建设各具特色的千亿级工业园区。

经历这两年的风雨,一个全新的工业格局逐渐浮现。

立足远与近,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经济的主要特征,惠州聚力打造“3 7”工业园区,坚持把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集中投向工业园区,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0%以上用于保障工业项目。随着“3 7”工业园区不断提质增效,将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公共成本的最小化、推动产业的高端化。

把握速与质,积蓄的强大势能正在加速释放。埃克森美孚、恒力石化、正威国际等世界500强企业来了,利元亨、胜宏科技等本地企业快速成长,让惠州在艰难处境中逆势而上、在城市竞合中抢占先机,制造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投资占比持续提升、制造业贷款大幅增长……

统筹大与小,营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生态。在大项目、大企业加持下,惠州坚持延链补链强链,做好“大”文章,同时在“带小”上下更大功夫,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两年来,大亚湾石化区连续三年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仲恺高新区获批全省首批超高清视频显示特色园区,惠州市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组组骄人的数字和荣誉,折射惠州的经济蝶变。一批批优质项目不断落地,一条条交通道路不断打通,一个个创新平台不断建设,一批批人才前来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在工业园区里激荡。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感知最为敏锐、深刻。“以前主要看好惠州的区位优势,现在更看好惠州的产业生态、发展前景。”不少投资者表示,政府的暖心服务给了企业获得感和投资信心。

棋到中盘,不进则退。打造“3 7”工业园区,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这是一条在危机和忧患中突围向上、在长远与当下中接续奋斗的道路,更是一系列观念的更新、一系列制度的变革、一系列行动的合力,惠州人依旧要大步赶路、大胆创新、大力推进。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期待惠州的新作为!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 发表于 2024-09-20 10:16:18
  • 阅读 ( 132 )
  • 分类:狼性创业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OS水族
OS水族

387 篇文章

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