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读:
- 什么是免职?
- 什么是撤职?
- 免职和撤职的区别
- 免职和撤职的法律规定
什么是免职?
免职是指在职务期间,由职权机关对职务人员解除其职务的一种行政措施。一般是指对于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等职员的解聘,而对于企业私人雇员则用辞退或解雇来表示。免职是对职务人员的一种惩罚措施,通常是因为职务人员的工作表现不佳、违反了职务规定、职务人员的行为不端,或者是因为职务人员被认为不再适合担任该职务等原因。
免职的程序一般由职权机关根据职务人员的工作表现、职务违规等情况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免职决定。职权机关应当依法通知职务人员,并告知其有权提出申诉或者行政诉讼。
什么是撤职?
撤职是指撤销职务人员的职务,同时撤销其担任该职务所享有的待遇和权利。撤职是一种比免职更为严厉的行政措施,一般是因为职务人员的行为严重违反职务规定,或者涉嫌犯罪等原因。
职权机关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职务人员进行撤职处分。职权机关应当依法通知职务人员,并告知其有权提出申诉或者行政诉讼。
免职和撤职的区别
免职和撤职都是由职权机关对职务人员进行的一种行政处分,但是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区别的。
免职的情况相对比较宽泛,可以是因为职务人员的工作表现不佳、违反了职务规定、职务人员的行为不端,或者是因为职务人员被认为不再适合担任该职务等原因。而撤职则是因为职务人员的行为严重违反职务规定,或者涉嫌犯罪等原因。
免职和撤职的后果也不同。免职只是解除职务,而撤职则是撤销职务人员的职务,同时撤销其担任该职务所享有的待遇和权利。
免职和撤职的程序也不同。免职的程序一般由职权机关根据职务人员的工作表现、职务违规等情况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免职决定。而撤职则需要职权机关进行更为严格的调查和审理程序,以确定职务人员是否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
免职和撤职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规定,免职和撤职的程序和条件都有明确的规定。
对于公务员,免职和撤职都需要按照程序进行,不能随意进行。公务员在被免职或撤职前,应当有权自我辩白,并有权要求听取证人证言。对于公务员的免职和撤职,需要经过职权机关的审批和备案。
对于企业职员,则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规定进行处理。企业职员的免职和撤职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否则将会招致法律责任。
免职和撤职虽然都是对职务人员进行的一种行政处分,但是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区别的。职权机关在对职务人员进行免职和撤职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不能随意或者滥用职权,以免给职务人员和社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