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萤映雪的主人公是唐代的车胤和孙康。
“囊萤”出自唐·欧阳询等撰《艺文类聚·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
“映雪”出自唐·徐坚撰《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后人把这两则典故合成“囊萤映雪”这个成语。
成语运用:
1、成文用法:
“囊萤映雪”原指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用来形容刻苦攻读。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2、运用示例:
元·贾仲名《萧淑兰情寄菩萨蛮》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
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两个人,这其实是由两个故事组成的,“头悬梁”是东汉的孙敬,“锥刺股”是战国时期的苏秦。
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为了读书刻苦,不怕疼痛,也要废寝忘食的学习。
汉朝时儒学大师孙敬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经常读到深夜,怕自己睡着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在屋梁上。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到秦国游说失败,为博取功名就发愤读书,每天读书到深夜,每当要打瞌睡时,他就用铁锥子刺一下大腿来提神。
他们两个人都是古时候著名的学者,对于学习也是孜孜不倦。悬梁刺股其实讲述的是两个人的事情,分别是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后世将它们合而为一。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祖逖、刘琨。
祖逖,东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刘琨,西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军事家,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光禄大夫刘蕃之子。
闻鸡起舞的故事讲述了晋代将军祖逖和刘琨都希望为国家出力,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于是二人便约定,每天听到鸡叫声就起床练剑。不管刮风下雨,不管酷暑严冬,从来没有间断过。后来,祖逖和刘琨都为收复北方竭尽全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祖逖、刘琨介绍:
1、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马掾、骠骑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职。永嘉之乱后,率领亲党避乱于江淮,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他在建武元年(317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
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号镇西将军。后因功勋巨大,受到东晋朝廷的忌惮。
太兴四年(321年),朝廷命戴渊出镇合肥,以牵制祖逖的北伐。祖逖目睹朝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最终忧愤而死,朝廷追赠车骑将军,部众被弟弟祖约接掌,祖逖的北伐大业也因此而功败垂成。
2、刘琨出身中山刘氏。工于诗赋,少有文名,为金谷“二十四友”重要成员。八王之乱起,效力于诸王,累迁并州刺史,封广武侯。
永嘉之乱,坚守晋阳九载,抵御汉赵和后赵入侵。晋愍帝即位,拜司空、大将军、都督并冀幽诸军事。并州为石勒所陷后,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约为兄弟,惨遭杀害。太兴三年(320年),平反昭雪,追赠侍中、太尉,谥号为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