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是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一位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青年将军。他出生在平阳公主府,是公主府的女奴与一个小官员私通生下了儿子。出身虽然不好,但霍去病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精通了骑马、射箭、击刺等各种武艺。
西汉元朔六年,汉武帝任命了十七岁的霍去病为骠姚校尉,随舅舅卫青出击匈奴。霍去病率领骑兵直击匈奴腹地,斩获了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不少官员,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功冠全军,汉武帝以一千六百户受封他为冠军侯。
霍去病十九岁时被任命为骠骑将军,两次率兵出击河西地区,歼敌4万余人,俘虏了匈奴王、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在奉命迎接降汉的匈奴浑邪王时,匈奴里发生变乱。在紧急关头,霍去病率部直接冲入叛军之中,斩杀叛乱者,稳定了局势,从此汉朝彻底控制了河西地区,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霍去病21岁时,奉命与卫青各率骑兵5万,深入漠北,出击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离侯山,渡弓闾河,与匈奴主力部队交战,歼敌70400人,将匈奴势力逼至瀚海。此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和卫青发起的对匈奴主力的强力进攻,改变了汉朝与匈奴长久以来的对峙状态,一举击败匈奴,保障了西汉北方一带的长久安宁,这一战是汉朝攻打匈奴最远的一次。
汉武帝最后将霍去病加官为大司马,但在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24岁。霍去病善于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善于突袭,他的作战方略可以说是对汉代战术观念的革新。
刘彻为什么敢睡霍去病是什么意思
《史记》中的确写到汉武帝“幸”霍去病的事情,见于《卫将军骠骑列传》,这是汉代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的的合传。原文是这样的:“是岁也,大将军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这一年,大将军卫青姐姐的儿子霍去病已经十八岁了,受到皇帝宠爱,做了皇帝的侍中。”这里写到汉武帝“幸”霍去病,这个“幸”的意思就是“宠爱、喜爱、偏爱”的意思,与皇帝宠幸皇后嫔妃之类的“幸”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个“幸”字是多义词,并不是单指皇帝宠幸皇后嫔妃、后宫佳丽中之类。
的确,在古代,这个“幸”字多用于皇帝,但可以分为四类情况去理解:第一类,指帝王给人民带来幸福、幸运,如《汉书·高帝纪下》:“愿大王以幸天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期望大王给人民带来好运。所以,颜师古注为:“福喜之事,皆称为幸。”第二类,是指帝王到某地去、出行,也就是所谓的“帝王驾临”,如“巡幸”“行幸”。第三类,是指帝王对后妃的宠爱,如《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还有一句“王夫人方幸于上”。第四类,是指帝王对臣子的宠爱、偏爱,《卫将军骠骑列传》除了写汉武帝宠爱霍去病,还写到汉武帝宠爱霍去病儿子的,请看原文:“嬗少,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这句话中既有“爱”还有“幸”,这里都是指汉武帝对臣子的宠爱。正是因此,《辞海》最新版(第七版)把“宠幸”注为“帝王对臣下、后妃的宠爱”。
汉武帝为什么对霍去病那么“宠爱”呢?从下面的事迹简介中略见一斑。
霍去病有着传奇的身世。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儿子。霍去病的父亲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临人世。不久后,因霍去病的姨母卫子夫进入了汉武帝的后宫,并且相当受宠,卫氏家族从此改变了命运,霍去病的生活也好转起来。
西汉王朝时常遭受匈奴人的侵扰,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人,几乎把以农耕为生的汉朝当成了自己的库房,烧杀掳掠无所不为。而面对匈奴人来无影去无踪的铁骑,初期的汉军胜少败多,只能依靠长城防线苦守,或者寄希望于以和亲以及大量的“陪嫁”财物换来暂时的平安。
汉武帝希望改变这样的形势。汉武帝拜卫青为车骑将军,让其领军出塞。卫青直捣龙城(匈奴祭祖先的地方),斩敌七百。此后,卫青开始逐渐展露出他的军事才华,屡屡出征,战果辉煌。霍去病自幼与舅舅卫青感情极好,在卫青的耳濡目染下,很小就精于骑射。公元前123年,汉武帝筹划了一场大规模地对匈反击战。霍去病主动请缨出战,率领八百士卒,独创“长途奔袭战法”,首战告捷。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
公元前121年春,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让他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十九岁的统帅霍去病,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迂回战。公元前119年,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一万五千的兵员损失,歼敌七万多人。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狼居胥山一带。到此山下,放眼四顾,强敌远遁。于是,霍去病命人堆土增山,然后登临山顶,南面中原,设坛祭拜天地,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并在山上立碑纪念,以示此地被纳为汉家疆土。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瀚海,方才回兵。此役后,“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经过这次大决战,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已经基本得到解决。霍去病和他“封狼居胥”的功绩,成了此后中国历代兵家终生奋斗的目标。
霍去病有一句名言至今为人乐道。那是当汉武帝下令给霍去病建造府第时,霍去病却拒绝了,他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能跟霍去病相比的武将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一句多么让人感到振奋人心的话,这也是汉人强势的典型代表,霍去病功不可没。
霍去病在汉朝就是一个传奇一样的人物,年纪轻轻的就把常年骚扰汉朝边疆的匈奴人打得落花流水,还亲自率领大军自捣匈奴腹地。
22岁的霍去病在漠北大战中,一战封神。当时霍去病和卫青各率领5万骑兵前去大漠寻找匈奴主力,所到之处都把匈奴人杀得大败.最精彩的要属于碰上匈奴左贤王部,他以一万人的损失歼敌7万余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重要人物83人,然后一路追杀到狼居胥山。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礼,以此来宣誓主权。此战过后,匈奴远退大漠深处,再也不敢前来骚扰汉朝。
“封狼居胥”就成为了武将最高的荣誉,历史上还曾经有4个人获得过这样最高荣誉,他们分别是: 窦宪、李靖、蓝玉、朱棣。
这四个人都是当时朝廷顶梁柱般的成在,窦宪、李靖、蓝玉和朱棣谁可以与冠军侯霍去病比肩呢?在这四个人中,笔者认为蓝玉的功绩是最可以与霍去病相比肩的。蓝玉作为大明朝的开国名将之一,深受朱元璋的喜爱。
公元1388年,蓝玉奉朱元璋的命令,率领15万精兵强将扫荡蒙古,这次的出征大漠把北元皇帝吓得不轻,赶紧躲了起来。
这北元皇帝一躲就躲到了现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去了,他心想这下安全了,你粮草不足你应该不敢深入前来攻打我。
漠北的风沙不得不说真的很大,白天刮起来,几米之外根本就看不到人,蓝玉是个有头脑的人,他决定抄近路,日夜兼程去攻打北元皇帝。蓝玉的行动,北元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等到蓝玉率部打到元军驻地时,他们才如梦初醒,但是为时已晚。
这一战,仅北元皇帝等少数人逃走,先后俘虏了王子、宾妃、公主、官兵高达数千人之多。蓝玉班师回朝后,被朱元璋封为凉国公。
这几个获得过“封狼居胥”的战神,对于敌人来说就是一种震慑,扬我国威的气势,是不分古今的。
霍去病为什么叫骠骑将军
霍去病是西汉名将,也可以算是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有名的将领。
那他到底有什么功绩呢?
他的功绩主要是在抵御外敌上。霍去病第一次跟随舅舅卫青打击匈奴时,就率领八百名骑兵在斩首匈奴二千余人,这是霍去病在军事上的首次功绩,也让他人刮目相看,而此时的他还只有十七八岁,可谓是年少英雄。
还有就是打通了匈奴控制的西域和中原之间的通道甘肃。他领着一万骑兵在甘肃地区绕圈,让对手看不透自己,然后在焉支山同匈奴的一支主力展开决战,这场决战霍去病兵力比匈奴少很多,但却战胜了对方,为后来全面反击匈奴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又趁势发动了第二次河西战役,歼敌无数,甚至俘虏了匈奴贵族千余人,大汉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
霍去病最大功劳其实不是打仗,是他对后世战争的影响。他将中原地区的一些兵法知识运用到骑军战术当中,他对骑兵战术的发展,使其能够不断的打击匈奴,为后世对抗草原游牧民族侵略提供了方法。要知道在之前,对待匈奴这种打完就跑的游牧民族,是拿他们毫无办法的。霍去病发展了这种战术为全歼、打击匈奴提供了帮助。
霍去病是抵御外族的大英雄,可以说是一代传奇,饮马瀚海,封狼居胥,百战百胜是后世的典范。他年少出征、然后封侯,假若不是英年早逝,成就将会更大。
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当汉武帝为霍去病建造起精美的住宅并嘱他前往察看时,霍去病说出了"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千古名言。从某种意义上说霍去病正是因为具有为国忘家的高尚品格,才能够屡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