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投稿称该学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向全院发出「拒绝外卖、健康生活」的倡议书,并让学生签字。对此,你怎么看?
头一天晚上,辅导员突然说要开个紧急会议。来不了的还要请假。
我以为什么大事情,次日早上一去。
“你们不要点外卖”
“不要naoshi,影响双一流建设”
“吃外卖,不健康,多出去走走”
“外卖电瓶车撞人,很危险”
当时一瞬间脑子一大,这些都是什么话呀,是不是以为我250呀。
咋滴,外卖电瓶车撞人,老师都车子就不会啦?外卖有塑料,食堂就干净的一比啦?我点了外卖,双一流就建不成啦??
殊不知学校不收食堂摊位费,收的是营业额的提成。。
开完会,同学们在群里回复,我不点外卖,像是机器人的回答,还要求X员起带头作用,很high。
可能我才是那个变态。
借用林奕含的一句话: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作是美德是这个世界持它扭曲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
—————————更新
看热闹的就算了,食堂和普通大学没啥区别,有便宜有贵,好吃难吃 ,各自定夺。随便。
发这篇文章仅因为觉得讽刺。
我虽不常点外卖,但点外卖是我的自由。
希望学校给出的理由是合理的,而不是这些奇奇怪怪的理由。
—————————更新
删除了敏感词汇。语句
—————————更新
抱歉,又被笑到啦。
21号我下楼吃饭,每个宿舍楼门口放两个保安,门口都没有外卖咯,这几天还有保安在查外卖呢。
群,老师又开始搞呼吁了,基层老师擦屁股,就很好笑了。
高层何不食肉糜,管你底层怎么样呢。
僵化!僵化!僵化!
吃什么是学生的自由,也是学生的。这个事情谁也不能左右!岂是你学校领导一纸拒绝外卖倡议书,就能随意改变的吗?
有些个规定也太死板了。把什么事都“一刀切”,我丝毫没有看出一点“人性化”的规定。感觉就像是完全将外卖禁止进入校园!
感觉有这功夫,还不如好好去提高同学们的伙食。只要食堂能做花样多了,价钱合适,同学们就会自然而然奔走相告。都不用你倡议的,每天都是门庭若市。
而且,说到疫情期间学生点外卖这个事,我一贯看法是:“堵不如疏”!
与其你搞这个形式并且没有作用的东西,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设置几个无接触的校外取餐点。既能方便防疫,还能解决大学生就餐的问题。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非要搞得这么生硬,不近人情……
最后我再多说一句:“防疫,不光是你们领导的事,也是学生们身上肩负的共同使命;双方是共同的战友,不是敌人!”
南信大在读学生,大四考研狗。
食堂不难吃,甚至可以说很好吃。
但是太她妈买贵了。。
自从食堂装修过后那菜价是翻着花的往上窜,中苑西苑几个食堂吃下来只有三个窗口是我吃的起的,吃的起也要十五块一顿。
我本人不常点外卖,但是室友是外卖重度用户,按他的话说,反正都是一个价干嘛不让人家送到楼下呢,吃的还好花样还多。
另外我们学校不当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在南京的学校给宿舍装了暖气,然后一年开一个月一个人收大几百。
宿舍有现成的热水器不让用说是怕漏电,把热水器的供水管锯了,整了个刷卡洗澡的机子来收费供水,所以晚上熄灯以后就没热水了。
学校搞了个收费的共享单车拟垄断校内市场,打算让辅导员通知学生把自己的自行车和电动车都上交,统一永学校收费的,后来被某个专业的生活委抢先泄露出来引起较大民愤这才作罢。
使用两年的空调报废换新的。
学校里面搞基建盖楼修路贼积极,实验室的部分教学仪器用的还是助教当年上学时候的那一批。
俺还没毕业俺也不敢说太多,这狗问题还不让匿名,我要是没毕业全赖你们这帮点赞的!
—————— 分割线——————
去微博看看吧!南信大又出事啦!学生因为送外卖被处分啦!
保安把学生像抬猪一样给扔出学校啦!
我愿称之为地表最强保安团。
众所周知,大学生猪狗不如https://www.zhihu./video/1324366596828114944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贴一篇旧文:
2018年11月12日,一则#禁止外卖入校#的新闻把闽江学院送上了热搜。 在该校发布禁止外卖入校的通知后,附近的多个外卖商家为表示抗议,将自家的外卖送到学校食堂门口,免费发放给学生。 而学生一方同样对此外卖禁令表示不满,当天晚上,学生们自发组织喊楼,直呼:“外卖、外卖!” 这般不遗余力地挽回外卖,学生的理由是“食堂午餐高峰期拥挤,排队用餐后已无多少午休时间”。还有爆料称,有院系学生被要求签署“远离外卖”的承诺书。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学校在13日回应,将延长食堂供应饭菜的时间、改善菜品,并“考虑错峰下课。”其称,“目前只是规定外卖车辆不能进入校园,不是外卖不能进校园,学生还是可以拿外卖到食堂去吃。” 点外卖不就是希望能享受送饭上门的便利吗?如今,吃个外卖要长途跋涉到校门口去取——饭菜凉了,外卖自然就凉了。 于是,这口锅又一次完美地甩给学生,“我没有禁止外卖,要不要吃,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啊。”
一、禁外卖,学校什么招没出过 高校们“不禁吃外卖,禁止送外卖”的戏码,已不是第一次上演。 早在2015年11月,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当时北京至少有8所高校禁止外卖进校园。其中,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以及北京语言大学的规定是,禁止外卖员骑电动车入校,外卖员送餐入校只能步行。
高校禁止外卖车辆进入后,不少外卖员手提七八份外卖步行进校。图/中新网 2016年以来,位于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也在校内公寓区对外卖车下了“禁令”。2017年5月,据都市时报报道,在云南昆明,也有10所高校禁止外卖车辆进入校园。 当然,除了打着不让送餐的幌子来堵外卖,也有学校态度鲜明地表示要“禁止外卖”。 同年11月,广西外国语学院发布《关于不允许一次性餐具、餐盒进入校园的通知》。通知称,自当月1日起,学校禁止外卖及一次性饭盒、塑料打包袋进入宿舍。 甚至在大连的一所高校,后勤集团还专门为外卖设置了奖惩机制: 发现订餐、送餐的同学,将给予该同学寝室断电3日; 举报了他人订餐、送餐,并且情况属实后,该同学可获得500元奖励。
一道小学计算题:寝室4人互相举报,能拿到多少奖金? 今年10月,浙江树人大学(杨桥校区)被曝要求学生点外卖须登记,点外卖还会涉及到会扣学分、通报批评、影响入党和期末评优。 后来学校向媒体解释,“扣学分、通报批评,影响入党和期末评优等只是猜测,学校是把‘宿舍无外卖’作为文明宿舍创建的一项内容”。也就是说,吃外卖只是有损你们宿舍的文明,还没有上升到个人的评奖评优,放心放心。” 不过,照当下的状况来看,这些和你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指标,将会变成学校用来肃清外卖的“杀手锏”,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二、把外卖禁了,你让我吃啥? 学校加强对外卖的管理,当然不是没有原因的。 其一,便是外卖食品的安全问题难有保障。 浩浩荡荡的学生队伍,自然为校园周边孕育了不小的饮食市场,而一些生产外卖的商家,其实都是些资质不够格的黑作坊,食材用料、烹饪环境、售后服务等缺乏监管,如若无质量保证的食物让学生们集体“中招”,后果之严重可想而知。 同时,来来往往的送餐员、随处乱窜的电动车,也给校园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而对于大学生来说,足不出户宅宿舍、天天靠外卖过活的生活习惯,也确实不能再纵容下去。
可是,学校把外卖禁止了,然后呢? 反观一些学校自身,在食堂服务上,也不见得能让人信服: 食堂数量没法满足学生人数,下课后饥肠辘辘排队等饭的学生不在少数,去晚了,要么没菜,要么饭菜冰凉;食堂菜品来来回回就几个,奇葩口味的菜倒是出了不少;而有的食堂连卫生问题也堪忧,就在不久前,河北一高校被曝食堂员工用脚清理餐盘……这样生产出来的饭菜,你还敢吃吗?
除了所谓的“为了学生好”,学校也难逃脱“为自己好”的嫌疑。 如今的高校食堂,一部分是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由私人进行经营,在某种程度上,外包的方式为大学减轻了不少后勤压力。 而另一面则是,原本应当遵循公益性、非盈利的食堂却逐渐成了一种“垄断”,沦为牟利的工具,反映在现实中——饭菜价格上涨、质量却一言难尽。 还有一部分食堂由学校后勤集团统一管理,也不乏发生捞油水的情况。 有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裁判文书网有关校领导贪腐的判决书中,逾4成涉食堂腐败。
夹缝中的外卖。图/微博网友@廉--顿顿 这样一来,师生们口中的饭菜,多少都会有些变味儿吧。 放眼当下的各大高校,仍有许多学生宁愿翻墙取外卖、从门缝里偷偷拿外卖,也有外卖员想方设法甚至动用无人机把外卖送进学校来,到底是为什么,大家其实都清楚。 三、喝热水吗?先下个app吧 为了保卫食堂,学校竖起一座高墙将各种外卖围堵。然而一转身,又开始给学生设计出一道道奇葩“关卡”。 近日,有学校被曝将宿舍楼里原来免费供应的热水拆除,取而代之某公司的饮水机,使用饮水机的同学,必须先下载该公司的app才能购买热水,随之变化的,还有上涨的水价。
从此,饮用热水费也成为学生的一笔必要支出。 除了打热水,不少学生的手机早就被各种校内app霸屏,记录学分要用app,跑步打卡要用app,刷网课也要用app…… 用更智能的形式、学生更能接受的方式来管理学生,出发点当然是好的。可是当这些软件过于冗余、广告泛滥,甚至出现了不在app上打卡就没有学分等奇葩情况,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而学校仍强制要求使用,这就不禁让人存疑:学校到底是为了便于管理,还是为了便于获利? 无独有偶,据《亳州晚报》10月30日报道,亳州一名中学生家长称,在老师的推荐下,他在手机安装了一个叫做“好分数”的软件,登录软件后即可查看孩子的各科分数。 不过,要是想知道孩子的排名,还得在软件上缴纳20元的费用。
这一边,为了学分为了日常生活,学生纵使不情愿,也不见得会有多拒绝;那一边,为孩子成绩操碎了心的家长,也不会舍不得那几十块钱。 一旁的学校,自然而然赚得盆满钵满。
作者:瓜子
来源:有间大学(ID:youjian-university2018)
没人邀我,无法谢邀,人在南信,刚出食堂。
其实我都没有在知乎上搜这件事的相关内容,是在推荐里自己刷出来的,见到了,那我也只能说几句自以为的公道话。
在一些同学空间晒自己被逼填写倡议书之前,我是不知道有这回事的,只是在路上见到过安保人员与外卖小哥起过争执,不过见微知著,会有这样的事情早就可以料到,甚至,不光是外卖的问题。
在我2017年入学时,学校和现在还是有很大不同的,食堂挺旧,篮球场也没现在这么整洁,更别提现在的各种网红打卡地。可是那时候学校里是有人情味的,是搞学术的,风气不能说很正,但至少不是歪的。那时候的南信大,也上热搜,那时它还是“别人家的大学”,校庆发饭票,入选双一流饭票,名副其实的“南京饭票大学”。
2018年我离开了这个学校两年,在我走的时候,学校已经是“双一流大学”中的一员,学校南门外开始拆迁,中苑老食堂,西苑食堂都开始了整修,当时还上了热搜“网红食堂”。
可当我2020年回来的时候,在进校大门口,我就已经感受到了突如其来的陌生。一个两年不曾返回学校,不知道学校要求的学生,一个刚刚结束士兵生涯,穿着军装的孩子,在校门口卡了将近两个小时,一直被要求按照规定申请返校,才能在第二天返校(不是在乎这一天,要返校,先复学,要复学,先把材料移交地方军人事务管理局,折腾下来至少要一个月。)而且是在学校有应急措施处置预案的条件下。当天还下着大雨,最后是学校原来的老师帮我们说情,才走的应急措施方案,得以入校。
入校以后发现校园有了很大的变化,可心里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原本热水器洗热水澡的费用算在水费和电费中,现在平白多出来一个热水费?
九月份回来,刚进宿舍门,舍友让我交暖气费???
好在宿管阿姨也是以前的熟面孔,要不然身份证过期的我连门禁都过不去。
随后办理复学手续,转专业手续,在明知有该政策,且前几年都有办理成功案例的条件下,教务的老师(具体就不说是谁了)却说要看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原话说:“我也知道有这么个政策,但我得看看文件,看到文件立马给你们办。”以此为借口打算拖到超过时限,当我们到文件,电子版,黑白版,彩印版都准备好了去他,口风立马变成:“这上面只说放宽,没说具体怎么放宽。”变化之快,令人咂舌。但好在最后还是办理成功了。
就此事而言,对学校并没有太多不满,依规办事,很正常,我也举双手赞成,但学校机构办事效皇低下,打官腔的严重,已经初现端倪。
回归学校生活之后,又发现一些奇葩的地方:
1.学校门禁只针对本科学生,老师与研究生以上可自由出入,这对我们还需要跑退役军人事务局孩子造成了不小困扰,但好在武装部老师经过沟通之后让我们得以持退役证进出,免得我们翻墙进出。这也一度让我怀疑学校老师和研究生的抗感染能力,可能确实比本科生要强。这一点可吐槽性也不是太强,最终在10.1假期前,解开封禁,后续疫情反复时,也没有传出再度封校迹象,可喜可贺。
2.宿舍不让使用电热水壶,饮水机烧水,楼下宿管处又堆放有桶装水?诚善智能云接热水要花钱,洗澡热水也要花钱,兜里的钱就像洗澡的水一样,哗哗的就没了。开学到现在三个月左右,光洗澡就花了150以上了,孩子穷啊。
3.部分学校安保人员的态度及其恶劣,无论对校外人员还是学生。由于我不清楚学校规定,私自在电动车上加装挡风,因此被要求拆除。问题来了,咱们又不是不配合,出门的时候就看着我,一句话不说,回来时往门口一拦,说拆了才能进。态度还及其恶劣。我说:”叔,这人多,你让我进去,我个空点的地方给拆了。“被粗暴拦下,那个时候即便有配合的心,也被怼的一顿无名火起,最终也只能脸上笑嘻嘻,心里mmp。
4.食堂的菜品变样了,味道不说,糙汉子,只要不是难吃的要命,在我看来都还挺好吃。关键是价格不太亲民了,17年25元我能吃一天,吃饱了,还顺带认识几个关系好的阿姨,到了20年,30已经不够我一天的饭钱了,钱多饭少人得挤,食堂吃个饭,苦不堪言。
然后就该跳到这次事件上了,外卖小哥大战学校保安,保安采取”拉网式排查,宁肯错杀,绝不放过“的措施,而外卖小哥继承革命先辈优良传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来我躲,敌疲我打“的战略战术,与保安同志斗智斗勇。
很不幸,这名外卖小哥被俘,并作为典型案例,杀鸡儆猴,公之于众。
其实,在这起事件之前,校方已经抓到很多次外卖员,但处理结果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个外卖小哥其实就是本校2017级学生(请勿人肉,对事不对人)学校可以使用权力来压制他,而且也确实给与了他”警告处分“。也就是说,对这名外卖小哥实施制裁,恰恰是因为他是本校的学生。
而且听说这件事一出,各学院老师已经开始通知学生了,不准点外卖,否则有可能挨处分。
这让我想起来《让子弹飞》里的对话
我是好人吗?
是
他是好人吗?
不是
我打过你吗?
没有
那他打过你吗?
打过
那你为什么拿枪指着我不拿枪指着他?
因为您是好人
这是什么狗屁道理,好人就该让人拿枪指着吗?
似乎黄老爷又回来了???
但大家已经不是“鹅城的百姓”了,大清都亡了。
信息如此发达,抖音没了有知乎,知乎没了有微博,微博没了有,总能让学校火起来,不是吗?
学生自愿签署“倡议书“?
看看学生写的都是什么吧。我亲爱的北群校长!!!
禁止外卖的理由,从一开始的”外卖电动车撞人“到”校内食堂已开通外卖服务,全面禁止校外外卖。“变脸变这么快,让我们都有些猝不及防啊。
我不愿去带着阴谋论的视角去揣测背后的深意,也不是无脑完全站在学生一边,但我觉得,处理方式不应该如此简单粗暴,不应该朝令夕改,不应该不处理问题的根源,不应该为了所谓校方的意志而断送了一个学生的未来!
理性看待之下,学校存在诸多问题
1.没有进行调查学生吃外卖的原因,搞拍脑袋决策,搞一刀切。
2.没有同校内外外卖商家进行协商交流,妥善处理本事(只要坐下来谈,我相信商家都是愿意谈的,开学初的示游行,商家也表现得较为克制)反而激化矛盾,形成对立,通知中所谓的“舆论把控小组”毫无存在感,对学生的引导靠学院的权力镇压,逼迫签署“倡议书”,对外卖的引导通过安保人员的暴力制裁,这不是,也不应该是一个大学应该做的事情。
3.如果外卖员违反了学校的规定,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进行教育,或者走法律途径进行权,而不是动用私权利,搞野蛮政治,滥用手中权力,处罚学生,更不应该使用暴力行为将敌方人员拖至校外,这不是一个学校应该体现出来的人文素养。
4.在平时没有对学校后勤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导致出现暴力执法现象,校方,难辞其咎。
在外卖一事上,也许学生确实因为各种问题外卖导致了一些问题,但学校应该是去发现这些问题,并合理解决以达到确保校内安全,而不是犯“懒政”,搞面子工程,激化矛盾,为难学生,也败坏了建校几十年来老教授们苦苦建立起来的校风。
请记住,我们的校训是”明德格物,立己达人“
不要让以后的学生,提起来他们的母校校训,变味成了讽刺.
-分割线
补充并澄清几点
1.经向学校老师了解,被抬出校门的外卖员与受处分的学生外卖员不是同一个人,对于在不了解情况之下做出的错误言论,我表示抱歉,以后的发言也努力做到真实,公正。
2.目前事态发展朝激进方向发展,学校明令会严查外卖,安排辅导员蹲点实验室,宿舍楼,教学楼,值班表已经排到一月放假。
3.校外商家在北门外放置免费外卖,拉拢学生与他们站在同一战线,有借助舆论攻势的意图。
4.同时爆发的还有由来已久的宿舍暖气费事件,学校要求强征暖气费,对于拒绝交的同学,在其评优评奖当面慎重考虑,并会在下一步可能做出换宿舍的方案。但据学生反映,暖气费过高,暖气效果不好,感觉钱打了水漂。而不交暖气费的同学也表示,不是赖暖气费,可以换宿舍,只是觉得钱交的不值得。
5.学校大概对暖气的热度不够不太清楚,有待同学们去向上反映,但校方也有了一些解决方案,据说会在下一步,对因家庭困难而不愿交暖气费的同学下发补贴,以此达到全员供暖的效果。
6.有部分激进同学向校方反映中,提到处分学生时提到的籍贯,身份证号等信息,涉及地域歧视,人肉搜索,对该学生造成恶劣影响。希望大家理智看待,依法权,学校处分下发通知的格式里包含这些信息,并不涉及地域歧视,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并相互理解。